金代婚姻法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章 金代婚姻法制的基础 | 第13-26页 |
第一节 女真社会背景 | 第13-15页 |
一、生活方式 | 第13-14页 |
二、经济条件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政治制度 | 第15-18页 |
一、金代初期的勃极烈制度 | 第15-16页 |
二、猛安谋克制度 | 第16-18页 |
第三节 金代的女真思想与儒家思想文化 | 第18-26页 |
一、儒学是统治者“致治”的指导思想 | 第18页 |
二、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 | 第18-19页 |
三、婚姻观念及其嬗变 | 第19-26页 |
第二章 金代婚姻法制的基本原则 | 第26-30页 |
第一节 非公平原则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同姓不婚原则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一夫一妻制与一夫多妻制并行原则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金代婚姻的缔结与解除 | 第30-38页 |
第一节 婚姻的缔结 | 第30-34页 |
一、婚姻的成立条件 | 第30-32页 |
二、结婚的程序和礼仪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婚姻的解除 | 第34-38页 |
一、离婚的条件 | 第34-36页 |
二、改嫁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金代婚姻法制评述 | 第38-46页 |
第一节 金代婚姻制度的特点 | 第38-40页 |
一、沿袭习惯,兼收并蓄 | 第38-39页 |
二、顺应时势,因地制宜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金代婚姻形式的特点 | 第40-42页 |
一、多元性 | 第41页 |
二、原始性 | 第41-42页 |
第三节 从金代婚姻法制看金代妇女的地位 | 第42-46页 |
一、金代妇女的法律地位 | 第42-43页 |
二、对妇女人身权利的保护 | 第43-44页 |
三、对妇女财产权利的保护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