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流程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流程 | 第17-18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2 概念阐释及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涵 | 第20页 |
2.1.1 概念界定 | 第20页 |
2.1.2 内涵分析 | 第20页 |
2.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社区照顾理论 | 第20-21页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1页 |
2.2.3 社会支持理论 | 第21-22页 |
2.2.4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页 |
2.2.5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23页 |
2.3 协同治理理论 | 第23-24页 |
2.3.1 协同治理理论内容 | 第23-24页 |
2.3.2 协同治理理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启示 | 第24页 |
2.4 小结 | 第24-25页 |
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预调研及分析 | 第25-28页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及内容 | 第25页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 第25页 |
3.1.2 调查问卷内容 | 第25页 |
3.2 预调研及分析 | 第25-27页 |
3.3 小结 | 第27-28页 |
4 石家庄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状况调查及分析 | 第28-45页 |
4.1 调查样本的选取及分析 | 第28-32页 |
4.1.1 调查样本的选取 | 第28页 |
4.1.2 样本分析 | 第28-32页 |
4.2 调查的主要结果及分析 | 第32-40页 |
4.2.1 石家庄市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调查 | 第32-36页 |
4.2.2 石家庄市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使用情况调查 | 第36-39页 |
4.2.3 石家庄市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调查 | 第39-40页 |
4.3 石家庄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0-44页 |
4.3.1 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 | 第40-41页 |
4.3.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制滞后 | 第41-42页 |
4.3.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 | 第42页 |
4.3.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缺乏整合性 | 第42-43页 |
4.3.5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机制不成熟 | 第43-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5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协同治理路径 | 第45-53页 |
5.1 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 第45-48页 |
5.1.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 第45-46页 |
5.1.2 重视社区主办作用 | 第46-47页 |
5.1.3 重视家庭的主要作用 | 第47-48页 |
5.2 服务队伍多元化 | 第48-49页 |
5.2.1 统一管理人员队伍 | 第48页 |
5.2.2 壮大专业服务人员队伍 | 第48页 |
5.2.3 规范志愿者服务队伍 | 第48-49页 |
5.3 服务内容多元化 | 第49-50页 |
5.3.1 日常生活照料 | 第49页 |
5.3.2 医疗卫生保健 | 第49页 |
5.3.3 精神娱乐活动 | 第49-50页 |
5.4 服务形式多元化 | 第50-51页 |
5.4.1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 第50页 |
5.4.2 上门服务 | 第50-51页 |
5.4.3 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 | 第51页 |
5.5 运行机制多元化 | 第51-52页 |
5.5.1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价及考核机制 | 第51页 |
5.5.2 建立全方位供需信息沟通机制 | 第51-52页 |
5.5.3 拓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投入机制 | 第52页 |
5.6 小结 | 第52-53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