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萝卜种质资源收集、提纯和鉴定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1.1 萝卜概述 | 第8页 |
1.2 浙江省萝卜种质资源现状 | 第8-9页 |
1.2.1 浙江省萝卜种质资源研究 | 第8-9页 |
1.2.2 浙江萝卜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 | 第9页 |
1.3 其他地区萝卜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 第9-10页 |
1.4 萝卜种质资源分子水平的研究 | 第10页 |
1.5 果蔬质地分析概况 | 第10-11页 |
1.6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2.1 萝卜农艺性状调查 | 第1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2页 |
2.1.2 田间试验设计和农艺性状调查 | 第12页 |
2.1.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2页 |
2.2 浙江萝卜营养品质 | 第12-14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2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12-14页 |
2.2.2.1 萝卜肉质根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 第12页 |
2.2.2.2 萝卜肉质根Vc含量的测定 | 第12页 |
2.2.2.3 萝卜肉质根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12-14页 |
2.2.3 分析方法 | 第14页 |
2.3 浙江萝卜种质资源质地分析 | 第14页 |
2.3.1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2.3.2 试验方法 | 第14页 |
2.3.3 分析方法 | 第14页 |
2.4 萝卜肉质根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含量及分析 | 第14页 |
2.4.1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2.4.2 试验方法 | 第14页 |
2.4.3 分析方法 | 第14页 |
2.5 萝卜品种鉴定及繁殖更新 | 第14-16页 |
2.5.1 萝卜品种鉴定 | 第14页 |
2.5.2 品种繁殖更新 | 第14-1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6-39页 |
3.1 浙江萝卜农艺性状 | 第16-22页 |
3.1.1 萝卜农艺性状统计 | 第16-19页 |
3.1.1.1 株高 | 第16页 |
3.1.1.2 叶片 | 第16页 |
3.1.1.3 肉质根 | 第16-17页 |
3.1.1.4 肉质根风味品质 | 第17-19页 |
3.1.2 农艺性状相关性 | 第19-22页 |
3.1.2.1 叶部性状相关性 | 第19页 |
3.1.2.2 根部性状相关性 | 第19-22页 |
3.2 浙江萝卜营养品质 | 第22-24页 |
3.2.1 萝卜营养品质统计 | 第22页 |
3.2.2 萝卜营养品质与农艺性状相关性 | 第22-24页 |
3.3 浙江萝卜质地品质 | 第24-28页 |
3.3.1 不同种类萝卜肉质根质地品质描述统计 | 第24-26页 |
3.3.2 萝卜质地品质相关性 | 第26页 |
3.3.3 萝卜质地品质与农艺性状相关性 | 第26-28页 |
3.4 浙江萝卜肉质根硫苷组分及含量 | 第28-33页 |
3.4.1 萝卜脂肪族硫苷组分及含量 | 第28-29页 |
3.4.2 萝卜材料吲哚族硫苷组分及含量 | 第29-30页 |
3.4.3 萝卜材料总硫苷含量 | 第30页 |
3.4.4 萝卜硫苷组分与农艺性状相关性 | 第30-33页 |
3.4.4.1 萝卜硫苷组分之间相关性 | 第30-31页 |
3.4.4.2 硫苷组分与根部农艺性状相关性 | 第31-33页 |
3.5 浙江萝卜地方品种初步鉴定和提纯繁殖 | 第33-39页 |
3.5.1 浙江萝卜地方品种收集观察 | 第33-34页 |
3.5.2 笕桥缨红萝卜 | 第34-35页 |
3.5.3 兰溪小萝卜 | 第35-36页 |
3.5.4 一刀种萝卜 | 第36-37页 |
3.5.5 上虞湖田萝卜 | 第37-38页 |
3.5.6 细颈圆红萝卜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0页 |
4.1 萝卜地方品种农艺性状 | 第39页 |
4.2 营养品质 | 第39页 |
4.3 萝卜硫苷组分及含量 | 第39页 |
4.4 鉴定和繁殖更新品种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附表 | 第44-51页 |
个人简介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