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地方金融事业论文

西部地区县域金融资金流失与经济增长--基于陕西省79个县域样本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5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16页
        1.1.1 选题背景第14-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9页
        1.2.1 县域经济第16-18页
        1.2.2 县域金融第18页
        1.2.3 金融资金流失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9-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框架第20-22页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1 研究思路第22页
        1.4.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第23-25页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第25-46页
    2.1 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25-30页
        2.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第25-27页
        2.1.2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研究第27-30页
    2.2 县域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0-38页
        2.2.1 县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30-32页
        2.2.2 县域中的农村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2-34页
        2.2.3 县域中的农村金融抑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4-35页
        2.2.4 县域中的农村金融排斥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5-38页
    2.3 中国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8-44页
        2.3.1 县域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8-41页
        2.3.2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的途径及成因研究第41-44页
        2.3.3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44页
    2.4 文献评述第44-46页
第三章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理论分析第46-58页
    3.1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县域经济的直接影响和互动作用第46-48页
        3.1.1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抑制县域经济增长第46-47页
        3.1.2 县域经济增长抑制县域金融资金流失第47-48页
    3.2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县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机制1:产业结构视角第48-51页
        3.2.1 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第48-50页
        3.2.2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县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第50-51页
    3.3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影响县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机制2:城乡收入差距视角第51-54页
        3.3.1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模型第51-52页
        3.3.2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恶性互动影响第52-54页
    3.4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影响县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机制3:技术创新视角第54-56页
        3.4.1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第54-55页
        3.4.2 技术创新对县域金融资金流失的抑制作用第55-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的测度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第58-84页
    4.1 县域金融流失的测度方法第58-63页
        4.1.1 研究样本选取及说明第58-61页
        4.1.2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的测度方法第61-63页
    4.2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的测度结果第63-71页
        4.2.1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的描述性统计第63-68页
        4.2.2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的非参数估计第68-69页
        4.2.3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的空间效应分析第69-71页
    4.3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规模与县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作用分析第71-82页
        4.3.1 散点图分析第71-73页
        4.3.3 面板模型回归分析第73-78页
        4.3.4 典型相关性分析第78-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五章 金融资金流失、产业结构与县域经济增长:间接机制1第84-106页
    5.1 实证研究设计第84-88页
        5.1.1 研究方法第84-85页
        5.1.2 变量的选取第85-87页
        5.1.3 模型设计第87-88页
    5.2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区域工业化的门限效应分析第88-95页
        5.2.1 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第88-90页
        5.2.2 门限值检验第90-91页
        5.2.3 内生分组结果第91-93页
        5.2.4 门限回归结果第93-95页
    5.3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区域工业化的马太效应分析第95-100页
        5.3.1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总规模对区域工业化的马太效应回归结果第95-97页
        5.3.2 分金融机构类型的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区域工业化的马太效应回归结果第97-100页
    5.4 金融资金流失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间接机制1的进一步分析第100-105页
        5.4.1 金融资金流失总规模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间接机制1的进一步分析第100-102页
        5.4.2 分金融机构资金流失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间接机制1的进一步分析第102-105页
    5.5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六章 金融资金流失、城乡收入差距与县域经济增长:间接机制2第106-125页
    6.1 实证研究设计第106-110页
        6.1.1 变量的选取第106-108页
        6.1.2 模型设计第108-110页
    6.2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门限效应分析第110-115页
        6.2.1 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第110-111页
        6.2.2 门限值检验第111-112页
        6.2.3 内生分组结果第112-113页
        6.2.4 门限回归结果第113-115页
    6.3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马太效应分析第115-119页
        6.3.1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总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马太效应回归结果第115-117页
        6.3.2 分金融机构类型的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马太效应回归结果第117-119页
    6.4 金融资金流失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间接机制2的进一步分析第119-124页
        6.4.1 金融资金流失总规模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间接机制2的进一步分析第119-121页
        6.4.2 分金融机构资金流失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间接机制2的进一步分析第121-124页
    6.5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第七章 金融资金流失、技术创新与县域经济增长:间接机制3第125-156页
    7.1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FA)的样本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第125-131页
        7.1.1 基于技术选择差异的县域前沿生产函数设定第125-126页
        7.1.2 资本存量估算第126-128页
        7.1.3 全要素生产率估算第128-131页
    7.2 实证研究设计第131-135页
        7.2.1 变量的选取第131-133页
        7.2.2 模型设计第133-135页
    7.3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门限效应分析第135-143页
        7.3.1 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第135-136页
        7.3.2 门限值检验第136-139页
        7.3.3 内生分组结果第139-141页
        7.3.4 门限回归结果第141-143页
    7.4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马太效应分析第143-150页
        7.4.1 县域金融资金流失总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马太效应回归结果第143-146页
        7.4.2 分金融机构类型的县域金融资金流失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马太效应回归结果第146-150页
    7.5 金融资金流失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间接机制3的进一步分析第150-154页
        7.5.1 金融资金流失总规模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间接机制3的进一步分析第150-152页
        7.5.2 分金融机构资金流失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间接机制3的进一步分析第152-154页
    7.6 本章小结第154-156页
第八章 以遏制县域金融资金流失促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第156-161页
    8.1 扩大县域金融服务覆盖程度第156-157页
        8.1.1 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覆盖面第156-157页
        8.1.2 优化县域金融市场开放政策第157页
    8.2 构建多元化县域金融机构体系第157-159页
        8.2.1 规范县域民间金融,区别对待不同形式的民间金融类型第157-158页
        8.2.2 提高县域小微金融机构竞争力,完善县域金融体系第158页
        8.2.3 明确县域商业银行的服务定位,强化金融创新力度第158-159页
    8.3 明确政府职责第159-161页
        8.3.1 因地制宜实施有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第159页
        8.3.2 加强相关立法促进县域金融协调发展第159页
        8.3.3 积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调节作用第159-161页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第161-164页
    9.1 主要结论第161-162页
    9.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的研究第162-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78-179页
致谢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研究
下一篇:基于分位回归的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度量模型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