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9页 |
1.1 细菌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 第10-23页 |
1.1.1 细菌纤维素的产生菌株 | 第10页 |
1.1.2 细菌性纤维素结构及合成机理 | 第10-14页 |
1.1.3 细菌纤维素的理化特性 | 第14-15页 |
1.1.4 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5-17页 |
1.1.5 细菌纤维素生物合成调控相关基因及蛋白 | 第17-20页 |
1.1.6 细菌纤维素产生菌的高产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2 突变体的分子鉴定 | 第23-24页 |
1.3 微生物代谢工程的相关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1.3.1 代谢通量分析 | 第25-26页 |
1.3.2 代谢物组学 | 第26-27页 |
1.4 本文的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2章 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 第29-41页 |
引言 | 第29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9-31页 |
2.1.1 菌种 | 第29页 |
2.1.2 培养基配方 | 第29-30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30-31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3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2.2.1 细菌纤维素培养 | 第31页 |
2.2.2 细菌纤维素提取和处理 | 第31-32页 |
2.2.3 原始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2页 |
2.2.4 菌悬液制备 | 第32页 |
2.2.5 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及致死曲线绘制 | 第32页 |
2.2.6 (60)~Co-γ诱变处理及致死曲线绘制 | 第32-33页 |
2.2.7 高产菌株筛选方法 | 第3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2.3.1 M生长曲线 | 第33-34页 |
2.3.2 硫酸二乙酯诱变及高产突变株的筛选 | 第34-36页 |
2.3.3 (60)~Co-γ复合诱变及高产菌株的筛选 | 第36-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突变株差异基因的AFLP多态性分析 | 第41-69页 |
引言 | 第41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41-45页 |
3.1.1 主要生化试剂和试剂盒 | 第41-43页 |
3.1.2 引物序列 | 第43页 |
3.1.3 试剂的配制 | 第43-45页 |
3.1.4 主要仪器 | 第45页 |
3.2 试验步骤 | 第45-54页 |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5-46页 |
3.2.2 基因组DNA的酶切、酶连 | 第46-48页 |
3.2.3 AFLP预扩增 | 第48-49页 |
3.2.4 AFLP选择性扩增 | 第49-51页 |
3.2.5 差异片段的回收、测序及分析 | 第51-52页 |
3.2.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凝胶制备 | 第52-53页 |
3.2.7 Sanguinetti银染检测 | 第53-5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4-68页 |
3.3.1 基因组DNA的提取电泳检测结果 | 第54页 |
3.3.2 AFLP预扩增电泳检测结果 | 第54-55页 |
3.3.3 AFLP选择性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结果 | 第55-57页 |
3.3.4 AFLP选择性扩增差异条带筛选与回收测序 | 第57-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突变株胞外代谢物分析 | 第69-77页 |
引言 | 第69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69页 |
4.1.1 菌种 | 第69页 |
4.1.2 主要培养基 | 第69页 |
4.1.3 主要试剂 | 第69页 |
4.2 胞外代谢物分析方法 | 第69-70页 |
4.2.1 发酵液样品前处理 | 第69-70页 |
4.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70页 |
4.2.3 流动相配制 | 第70页 |
4.2.4 HPLC检测的色谱条件 | 第70页 |
4.2.5 数据处理 | 第7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70-76页 |
4.3.1 突变株胞外代谢物产生量的比较分析 | 第70-74页 |
4.3.2 主成分分析 | 第74-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77-79页 |
5.1 细菌纤维素高产株的筛选依据 | 第77页 |
5.2 细菌纤维素高产突变株的基因影响 | 第77-78页 |
5.3 细菌纤维素高产突变株的代谢影响 | 第78-79页 |
第6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79-81页 |
6.1 结论 | 第79-80页 |
6.2 创新点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附录 | 第87-88页 |
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