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演示实验的整合优化探讨--以人教版《分子与细胞》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前言 | 第9-13页 |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2 演示实验的相关知识 | 第13-17页 |
| 2.1 演示实验的定义、特点和组成 | 第13-15页 |
| 2.1.1 演示实验的定义 | 第13-14页 |
| 2.1.2 演示实验的特点 | 第14页 |
| 2.1.3 演示实验的组成 | 第14-15页 |
| 2.2 演示实验的分类 | 第15页 |
| 2.3 演示实验的作用 | 第15-17页 |
| 3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 3.1 发现学习理论 | 第17页 |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 3.3 有效教学理论 | 第18-21页 |
| 4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21-29页 |
| 4.1 调查目的 | 第21页 |
| 4.2 调查方法 | 第21页 |
| 4.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1-27页 |
| 4.3.1 实验完成率与教学意义调查 | 第21-24页 |
| 4.3.2 影响实验完成的原因调查 | 第24页 |
| 4.3.3 生物实验的教学方式调查 | 第24-25页 |
| 4.3.4 对高中生的问卷调查结果 | 第25-27页 |
| 4.4 调查结论 | 第27-29页 |
| 5 高中生物演示实验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5页 |
| 5.1 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 | 第29页 |
| 5.2 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 第29-30页 |
| 5.3 新课标对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要求 | 第30-33页 |
| 5.4 新课标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要求 | 第33-34页 |
| 5.5 结论 | 第34-35页 |
| 6 高中生物演示实验的整合优化 | 第35-47页 |
| 6.1 高中生物演示实验的选择 | 第35-42页 |
| 6.1.1 从显微镜观察实验中优选演示实验 | 第35-37页 |
| 6.1.2 从验证性实验中优选演示实验 | 第37-38页 |
| 6.1.3 从探究性实验中优选演示实验 | 第38-40页 |
| 6.1.4 从模拟实验中优选演示实验 | 第40-42页 |
| 6.2 高中生物演示实验的设计原则 | 第42页 |
| 6.3 演示实验的材料用具选择 | 第42-43页 |
| 6.4 演示实验的演示方法选择 | 第43页 |
| 6.5 高中生物演示实验的教学策略 | 第43-45页 |
| 6.6 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附录A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实验调查问卷 | 第51-53页 |
| 附录B 关于高中生对生物演示实验的态度调查问卷 | 第53-55页 |
| 附录C 高中生物具体内容标准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