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8-9页 |
第1章 理论基础 | 第9-19页 |
1.1 冷原子物理简介 | 第9页 |
1.2 超冷碰撞 | 第9-13页 |
1.2.1 弹性碰撞 | 第9-12页 |
1.2.2 非弹性碰撞 | 第12-13页 |
1.3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 | 第13-16页 |
1.3.1 BEC的产生 | 第13-15页 |
1.3.2 简谐势阱中的玻色气体 | 第15-16页 |
1.4 Feshbach共振 | 第16-19页 |
1.4.1 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1.4.2 磁缔合 | 第18-19页 |
第2章 实验装置 | 第19-53页 |
2.1 真空系统 | 第19-30页 |
2.1.1 原子喷射炉 | 第20-22页 |
2.1.2 塞曼减速器 | 第22-26页 |
2.1.3 BEC腔体和里德堡腔体 | 第26-28页 |
2.1.4 真空烘烤 | 第28-30页 |
2.2 激光系统 | 第30-38页 |
2.2.1 ~(87)Rb激光系统 | 第30-34页 |
2.2.2 ~(85)Rb激光系统 | 第34-38页 |
2.3 磁场线圈及电流控制 | 第38-45页 |
2.3.1 偏置线圈 | 第38-39页 |
2.3.2 水冷线圈 | 第39-45页 |
2.4 射频及微波控制系统 | 第45-46页 |
2.5 里德堡模块 | 第46-52页 |
2.5.1 电场控制 | 第47页 |
2.5.2 离子探测 | 第47-49页 |
2.5.3 原位成像 | 第49-50页 |
2.5.4 模块整体设计 | 第50-52页 |
2.6 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与超冷混合物 | 第53-71页 |
3.1 制备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 | 第53-65页 |
3.1.1 多普勒冷却 | 第53-54页 |
3.1.2 磁光阱 | 第54-57页 |
3.1.3 偏振梯度冷却 | 第57-58页 |
3.1.4 磁阱 | 第58-60页 |
3.1.5 磁阱蒸发冷却 | 第60-62页 |
3.1.6 光阱蒸发 | 第62-65页 |
3.2 制备~(85)Rb-~(87)Rb超冷混合物 | 第65-70页 |
3.2.1~(85)Rb磁光阱、光学黏团及光泵浦 | 第65-66页 |
3.2.2 磁阱中的协同冷却 | 第66-68页 |
3.2.3 光阱中的蒸发冷却 | 第68-70页 |
3.3 小结 | 第70-71页 |
第4章 ~(85)Rb-~(87)Rb超冷混合物的Feshbach共振研究 | 第71-85页 |
4.1 引言 | 第71页 |
4.2 理论 | 第71-77页 |
4.2.1“宽”与“窄” | 第71-73页 |
4.2.2 理论模型 | 第73-74页 |
4.2.3 理论预言 | 第74-77页 |
4.3 实验 | 第77-83页 |
4.3.1 实验过程 | 第77页 |
4.3.2 实验结果 | 第77-82页 |
4.3.3 结果分析 | 第82-83页 |
4.4 小结 | 第83-8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5.1 总结 | 第85页 |
5.2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