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荧光法的大气气溶胶检测方法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荧光检测原理 | 第13-19页 |
2.1 荧光分析基本原理 | 第13-16页 |
2.1.1 荧光光谱的产生原理 | 第13-14页 |
2.1.2 分子产生荧光条件 | 第14-15页 |
2.1.3 荧光光谱的分类 | 第15-16页 |
2.2 荧光分析方法 | 第16-18页 |
2.2.1 固体表面荧光 | 第16页 |
2.2.2 荧光光强和浓度的关系 | 第16-18页 |
2.2.3 荧光光谱检测的优点 | 第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紫外荧光光谱系统 | 第19-30页 |
3.1 荧光测量系统 | 第19-27页 |
3.1.1 光源的选择 | 第19-21页 |
3.1.2 光谱仪的选择 | 第21-22页 |
3.1.3 光纤的选择 | 第22-23页 |
3.1.4 测量系统结构 | 第23-27页 |
3.2 透过率系统 | 第27-29页 |
3.2.1 透射率测量结构 | 第27-28页 |
3.2.2 透射率计算 | 第28-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0-48页 |
4.1 数据处理 | 第30-37页 |
4.1.1 小波去噪 | 第30-33页 |
4.1.2 荧光光谱的筛选 | 第33-35页 |
4.1.3 荧光柱实际光强 | 第35-37页 |
4.2 数据分析 | 第37-46页 |
4.2.1 不同粒径天气高度对比 | 第37-45页 |
4.2.2 误差分析 | 第45-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1页 |
5.1 总结 | 第48-50页 |
5.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