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大气监测论文

高精度光谱技术在小型水体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光谱技术在大气温室气体探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第11-19页
        1.1.1 非色散红外光谱技术在大气温室气体探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第12-13页
        1.1.2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在大气温室气体探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第13-16页
        1.1.3 波长调制光谱技术在大气温室气体探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第16-17页
        1.1.4 光腔衰荡光谱技术在大气温室气体探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和通量的研究现状第19-25页
        1.2.1 大气中温室气体CO_2浓度和通量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1.2.2 大气中温室气体CH_4浓度和通量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1.2.3 大气中温室气体H_2O浓度和通量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1.3 研究目的第25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第25-28页
        1.4.1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26-28页
第二章 仪器与测试方法第28-40页
    2.1 实验仪器介绍第28-33页
        2.1.1 开路式CO_2/H_2O气体分析仪第28-29页
        2.1.2 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第29-30页
        2.1.3 开路式甲烷气体分析仪第30-31页
        2.1.4 通量梯度系统第31-33页
    2.2 校准方法第33-36页
        2.2.1 OA-ICOS分析仪校准方法第34页
        2.2.2 NDIR光谱仪校准方法第34-35页
        2.2.3 WMS分析仪校准方法第35页
        2.2.4 仪器标定结果第35-36页
    2.3 实验设计第36-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不同光谱仪的测试原理以及外场实测试验第40-64页
    3.1 NDIR、OA-ICOS和WMS分析仪计算气体浓度的分析过程第40-48页
        3.1.1 NDIR光谱仪计算CO_2、H_2O密度的分析过程及数据处理第40-43页
        3.1.2 OA-ICOS分析仪计算CO_2、H_2O和CH_4浓度的分析过程及数据处理第43-45页
        3.1.3 WMS分析仪计算CH_4密度的分析过程及数据处理第45-48页
    3.2 NDIR、OA-ICOS和WMS分析仪光学性能参数的变化第48-51页
        3.2.1 NDIR光谱仪信号值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第48-49页
        3.2.2 OA-ICOS分析仪光学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第49-51页
        3.2.3 WMS分析仪信号值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第51页
    3.3 NDIR、OA-ICOS和WMS分析仪气体浓度的测量结果第51-61页
        3.3.1 比较OA-ICOS和NDIR光谱仪测量的CO_2浓度值第51-55页
        3.3.2 比较OA-ICOS和NDIR光谱仪测量的H_2O浓度值第55-58页
        3.3.3 比较OA-ICOS和WMS分析仪测量的CH_4浓度值第58-59页
        3.3.4 不同湿度条件对分析仪CO_2、CH_4浓度测量的影响第59-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4页
第四章 基于光谱仪对温室气体通量的观测分析第64-85页
    4.1 EC和FG通量观测原理第64-70页
        4.1.1 EC通量观测原理及数据处理第64-66页
        4.1.2 FG通量观测原理及数据处理第66-70页
    4.2 基于EC和FG观测方法的气体通量测量结果第70-83页
        4.2.1 CO_2通量的测量结果与对比第71-75页
        4.2.2 CH_4通量的测量结果与对比第75-79页
        4.2.3 H_2O通量的测量结果与对比第79-83页
    4.3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6页
    5.1 结论第85页
    5.2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作者简介第92-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紫外荧光法的大气气溶胶检测方法设计
下一篇:水中二氧化硅颗粒粒径分布的光学测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