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注释表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 1.1 引言 | 第14页 |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14-15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1.3.1 柔性件装配偏差分析 | 第15-17页 |
| 1.3.2 柔性件装配偏差的优化设计 | 第17-18页 |
| 1.3.3 飞机装配中的偏差建模及分析 | 第18-19页 |
| 1.3.4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9页 |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基于夹具法向定位补偿的柔性件装配偏差建模 | 第22-39页 |
| 2.1 引言 | 第22页 |
| 2.2 柔性件装配偏差分析方法 | 第22-25页 |
| 2.2.1 确定性定位法 | 第22-23页 |
| 2.2.2 影响系数法 | 第23-24页 |
| 2.2.3 超元刚度矩阵理论 | 第24-25页 |
| 2.3 考虑夹紧力变化的柔性件装配偏差建模 | 第25-30页 |
| 2.3.1 柔性件装配偏差建模 | 第26-28页 |
| 2.3.2 金属薄板有限元实例验证 | 第28-30页 |
| 2.4 引入夹具定位补偿量的柔性件装配偏差建模 | 第30-38页 |
| 2.4.1 柔性零件定位 | 第30-32页 |
| 2.4.2 施加装配压紧力 | 第32-33页 |
| 2.4.3 装配连接 | 第33-34页 |
| 2.4.4 释放装配力和装配夹具 | 第34-3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夹具法向定位补偿量的优化算法研究 | 第39-54页 |
| 3.1 引言 | 第39页 |
| 3.2 夹具定位补偿量的优化模型 | 第39-42页 |
| 3.2.1 优化理论概述 | 第39-41页 |
| 3.2.2 夹具定位补偿量的二次规划优化模型 | 第41-42页 |
| 3.3 夹具定位补偿量的求解方法 | 第42-46页 |
| 3.3.1 不考虑夹具定位补偿量范围 | 第42-43页 |
| 3.3.2 考虑夹具定位补偿量范围 | 第43-46页 |
| 3.4 金属薄板装配偏差的有限元分析 | 第46-49页 |
| 3.4.1 柔性件装配过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 第46-47页 |
| 3.4.2 金属薄板装配实例 | 第47-49页 |
| 3.5 金属薄板装配的实验验证 | 第49-53页 |
| 3.5.1 实验夹具简介 | 第50-51页 |
| 3.5.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飞机机身壁板件装配的仿真实例验证 | 第54-62页 |
| 4.1 引言 | 第54页 |
| 4.2 飞机壁板件简介 | 第54-57页 |
| 4.2.1 飞机壁板件结构组成 | 第54-55页 |
| 4.2.2 飞机壁板件装配工艺 | 第55-57页 |
| 4.3 基于夹具法向定位补偿的飞机壁板件装配偏差仿真 | 第57-60页 |
| 4.3.1 定位块可调的内型卡板 | 第57-58页 |
| 4.3.2 飞机壁板件装配偏差仿真 | 第58-6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5.1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 5.2 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