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第13-14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 第16-25页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6-19页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念 | 第16页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 第16-19页 |
2.2 路由协议概述 | 第19页 |
2.3 路由协议分类 | 第19-24页 |
2.3.1 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 | 第19-21页 |
2.3.2 层次路由协议 | 第21-23页 |
2.3.3 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 | 第23页 |
2.3.4 基于服务质量的路由协议 | 第23-24页 |
2.4 路由协议比较 | 第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基于移动sink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析 | 第25-35页 |
3.1 移动sink的引入 | 第25页 |
3.2 基于移动sink的路由协议分析与比较 | 第25-32页 |
3.2.1 路由协议特征 | 第25-27页 |
3.2.2 典型的基于移动sink节点的路由协议介绍 | 第27-31页 |
3.2.3 基于移动sink节点的路由协议比较 | 第31-32页 |
3.3 移动sink设计策略 | 第32-34页 |
3.3.1 设计策略分类 | 第32-33页 |
3.3.2 设计策略比较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于LEACH协议改进的分簇算法 | 第35-49页 |
4.1 LEACH路由协议分析 | 第35-37页 |
4.1.1 LEACH协议的网络和能耗模型 | 第35-36页 |
4.1.2 LEACH协议的优点 | 第36-37页 |
4.1.3 LEACH协议的不足 | 第37页 |
4.2 基于LEACH协议改进的分簇算法 | 第37-42页 |
4.2.1 确定最优簇头数 | 第37-40页 |
4.2.2 确定簇头节点 | 第40-41页 |
4.2.3 改进的分簇算法工作流程 | 第41-42页 |
4.2.4 算法复杂度和计算量分析 | 第42页 |
4.3 改进的分簇算法性能分析 | 第42-48页 |
4.3.1 实验环境与参数设定 | 第42-43页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基于能耗均衡的移动sink路由协议 | 第49-64页 |
5.1 网络模型与能耗模型 | 第49-50页 |
5.2 MSRPECB路由协议设计 | 第50-57页 |
5.2.1 簇的构建阶段 | 第50-53页 |
5.2.2 簇的稳定传输阶段 | 第53-55页 |
5.2.3 Sink移动接收数据 | 第55-57页 |
5.3 MSRPECB路由协议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57-63页 |
5.3.1 实验环境与参数设定 | 第57页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5.3.3 MSRPECB协议的不足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总结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