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杭州联合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策略及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6-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6页
        1.3.2 研究思路第16-18页
第2章 当前投贷联动业务的现状及分析第18-27页
    2.1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演变及概念第18-19页
        2.1.1 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第18页
        2.1.2 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第18-19页
        2.1.3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形成第19页
        2.1.4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概念第19页
    2.2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模式、策略及风险现状第19-23页
        2.2.1 国外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模式、策略及风险现状第19-21页
        2.2.2 国内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模式、策略及风险现状第21-23页
    2.3 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3-27页
        2.3.1 国内发展投贷联动业务的政策分析第23-24页
        2.3.2 国内发展投贷联动业务的金融市场分析第24-25页
        2.3.3 国内发展投贷联动业务的经济市场分析第25-26页
        2.3.4 国内发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开展建议第26-27页
第3章 杭州联合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基础及背景第27-35页
    3.1 杭州联合银行简介第27页
    3.2 杭州联合银行现有经营业务分析第27-33页
        3.2.1 科创贷第27-29页
        3.2.2 新三板综合金融服务第29-30页
        3.2.3 选择权贷款第30-32页
        3.2.4 投联贷第32-33页
    3.3 杭州联合银行开展投贷联动的必要性及准备第33-35页
        3.3.1 杭州联合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必要性第33-34页
        3.3.2 杭州联合银行开展投贷联动的准备第34-35页
第4章 杭州联合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策略分析第35-42页
    4.1 杭州联合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合作机构选择第35-37页
        4.1.1 杭州联合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合作机构案例第35-36页
        4.1.2 杭州联合银行合作机构的选择方式第36-37页
    4.2 杭州联合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目标企业的选择第37-38页
        4.2.1 目标企业的技术创新性及所在行业背景第37-38页
        4.2.2 目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38页
        4.2.3 目标企业的财务情况第38页
        4.2.4 目标企业与杭州联合银行以往的合作情况第38页
        4.2.5 目标企业的风险性第38页
    4.3 杭州联合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合作模式的选择第38-40页
        4.3.1“银行/VE、PE机构”的直投模式第39页
        4.3.2“银行/VE、PE机构”的远期权益模式第39页
        4.3.3“银行/共设基金”模式第39-40页
    4.4 杭州联合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投资时机选择第40-42页
        4.4.1 杭州联合银行行权的选择第40页
        4.4.2 行权后的退出时机第40-41页
        4.4.3 债权股权转换第41-42页
第5章 杭州联合银行投贷联动业务风险控制第42-47页
    5.1 杭州联合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存在的风险点分析第42-43页
        5.1.1 政策上的风险第42页
        5.1.2 目标企业的风险机构退出第42页
        5.1.3 目标企业创新研发的不确定性第42-43页
        5.1.4 目标企业本身的经营架构第43页
        5.1.5 来自投资机构的风险第43页
    5.2 杭州联合银行对投贷联动业务的风险控制方式第43-47页
        5.2.1 追加实际控制人的抵押或者保证第44页
        5.2.2 引入再担保第44页
        5.2.3 明确股权投资及贷款资金的来源第44-45页
        5.2.4 适当关注投资机构的经营状况第45页
        5.2.5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第45页
        5.2.6 合理的业务退出机制第45-47页
第6章 杭州联合银行的阿诺医药投贷业务案例分析第47-54页
    6.1 杭州联合银行对阿诺生物医药公司基本情况分析第47-48页
        6.1.1 案例企业所在行业发展情况第47页
        6.1.2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第47-48页
    6.2 杭州联合银行对杭州阿诺生物医药公司进行SWOT分析第48-51页
        6.2.1 阿诺生物医药公司的优势第48-49页
        6.2.2 阿诺生物医药公司的劣势第49-50页
        6.2.3 阿诺生物医药公司的机会第50页
        6.2.4 阿诺生物医药公司的威胁第50-51页
        6.2.5 阿诺生物医药公司的SWOT矩阵第51页
    6.3 杭州联合银行与阿诺生物医药公司合作模式的选择第51页
    6.4 杭州联合银行在阿诺生物医药公司投资及退出时机的选择第51-52页
        6.4.1 在阿诺生物医药公司开展投资的时机第52页
        6.4.2 退出阿诺生物医药公司的时机第52页
    6.5 杭州联合银行对阿诺生物医药公司的风险分析及控制第52-54页
        6.5.1 对阿诺生物医药公司的风险分析第52-53页
        6.5.2 对阿诺生物医药公司的风险控制第53-54页
结论与建议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S管理在浙江农行的应用与提升研究
下一篇:宁波市区信用联社个人信用贷款风控体系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