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论文

苏州地区城市“五反”运动研究--集中于1963-1964年的考察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22页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第10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说明第10-12页
    三、学术史回顾第12-20页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20页
    五、创新与不足第20-22页
第一章 城市“五反”运动发动的背景第22-38页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国际和周边形势第22-28页
        一、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第22-26页
        二、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第26页
        三、台海和周边安全形势日益紧张第26-28页
    第二节 错综复杂的国内形势第28-36页
        一、“反修防修”的迷误第28-29页
        二、快速发展的“左”倾错误思潮第29-32页
        三、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第32-35页
        四、惯性思维的作用第35-36页
    小结第36-38页
第二章 城市“五反”运动的酝酿和发动第38-50页
    第一节 中共中央下发城市“五反”运动指示第38-39页
    第二节 苏州地区学习上级指示与运动的部署第39-40页
    第三节 “五反”的准备:增产节约运动的展开第40-43页
        一、中央对增产节约运动的高度重视第41-42页
        二、苏州地区增产节约运动的展开第42-43页
    第四节 党政机关揭开城市“五反”运动的序幕第43-48页
        一、党政机关“五反”的部署与步骤第44-47页
        二、党政机关初步暴露的问题第47-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三章 城市“五反”运动的深入第50-86页
    第一节 基层单位“五反”试点第50-53页
    第二节 江渭清对苏州城市“五反”运动的指示第53-54页
    第三节 党政机关“五反”向纵深发展第54-59页
        一、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依然严重第55-56页
        二、“三反”阶段的基本做法第56-57页
        三、运动中揭露的一些问题第57-59页
    第四节 工矿企业“三反”的全面展开第59-74页
        一、工矿企业“五反”运动分批情况第59-62页
        二、工矿企业存在的问题第62-63页
        三、“三层三步”:工矿企业“三反”阶段的做法第63-73页
        四、工矿企业“三反”阶段暴露的问题第73-74页
    第五节 “两反”和政治清理第74-85页
        一、犯有“两反”问题的基本估计第74-77页
        二、“两反”的具体做法第77-80页
        三、政治清理及评审四类分子第80-85页
    小结第85-86页
第四章 城市“五反”运动进入尾声第86-102页
    第一节 复查补课、处理案件和组织建设第86-98页
        一、以反“三多”为中心的复查补课第86-91页
        二、审查与处理“两反”案件第91-94页
        三、加强组织建设第94-98页
    第二节 “五反”进入总结阶段第98-100页
        一、党政机关的总结第98-99页
        二、基层单位的总结第99-100页
    第三节 尾声:纳入“四清”运动第100-101页
    小结第101-102页
第五章 城市“五反”运动的评价第102-124页
    第一节 城市“五反”运动的特征第102-109页
        一、保证生产、运动两不误第102-103页
        二、党员领导干部是运动的重点对象第103-105页
        三、注重实事求是,防止“过火”第105-107页
        四、阶级教育与斗争贯穿始终第107-109页
    第二节 城市“五反”运动的积极作用第109-115页
        一、提高了职工的思想觉悟,促进了生产发展第109-112页
        二、党的作风建设得到加强,提升了干部形象第112-115页
    第三节 城市“五反”运动的消极后果第115-123页
        一、进一步助长了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第116-119页
        二、打击了原工商业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第119-122页
        三、导致了多起自杀事件的发生第122-123页
    小结第123-124页
结语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著目录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诚信概念的轻重隐喻表征
下一篇:地区发展视角下“村改居”社区综合服务项目研究--以苏州舟山社区SQ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