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

循证社区矫正方案制定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2-16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第12-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5-16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循证社区矫正概述第18-25页
    2.1 循证社区矫正的兴起第18-21页
        2.1.1 循证实践在医学领域的最初应用第18-19页
        2.1.2 循证社区矫正的产生第19页
        2.1.3 循证社区矫正的运行机制第19-21页
    2.2 我国传统社区矫正模式下矫正方案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2.2.1 方案中的矫正措施单一化且不具针对性第21-23页
        2.2.2 方案中的矫正措施经验化色彩严重第23页
        2.2.3 方案制定过程中矫正关系双方地位不平等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制定循证社区矫正方案的主要理论依据第25-32页
    3.1 主体间性理论第25-27页
        3.1.1 主体间性理论的哲学内涵第25-26页
        3.1.2 制定循证社区矫正方案对主体间性理论的运用第26-27页
    3.2 创新扩散理论第27-31页
        3.2.1 创新扩散理论的基本原理第27-28页
        3.2.2 制定循证社区矫正方案对创新扩散理论的运用第28-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制定循证社区矫正方案的前期准备第32-42页
    4.1 分析被矫正人员的犯因性问题及优势第32-36页
        4.1.1 全面采集信息第33-35页
        4.1.2 对已采集信息进行处理第35页
        4.1.3 确定犯因性问题及优势第35-36页
    4.2 确定方案使用的最佳证据第36-40页
        4.2.1 从相关数据库中检索证据第37-38页
        4.2.2 筛选证据第38页
        4.2.3 评价证据第38-39页
        4.2.4 确定最佳证据第39-40页
    4.3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5章 循证社区矫正方案的制定及优化第42-59页
    5.1 确立矫正目标第42-44页
        5.1.1 确立矫正目标的要求第43-44页
        5.1.2 矫正目标的分类第44页
    5.2 签订矫正协议第44-46页
    5.3 制定矫正项目第46-54页
        5.3.1 主要矫正方法及理念第46-52页
        5.3.2 矫正项目的分类第52-53页
        5.3.3 矫正项目的时间安排第53-54页
    5.4 评估矫正方案第54-57页
        5.4.1 评估内容第54-56页
        5.4.2 评估方法第56-57页
        5.4.3 评估要求第57页
    5.5 优化循证社区矫正方案第57-58页
    5.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格对武警官兵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路径及干预策略研究
下一篇:酒泉市城区道路交通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