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0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8页
    1.2 章节安排与主要观点第8-9页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第二章 信贷配给理论综述第10-15页
    2.1 信贷配给理论简介第10页
    2.2 信贷配给理论的发展第10-11页
    2.3 信贷配给理论综述第11-12页
        2.3.1 均衡信贷配给理论第11-12页
        2.3.2 非均衡信贷配给理论第12页
    2.4 信贷配给理论的实证研究第12-13页
    2.5 信贷配给理论的国内研究成果第13-15页
第三章 安徽省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分析第15-35页
    3.1 中小企业的涵义和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第15-17页
        3.1.1 中小企业的涵义第15-16页
            3.1.1.1 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第15页
            3.1.1.2 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第15-16页
            3.1.1.3 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第16页
        3.1.2 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第16-17页
    3.2 样本企业信贷配给分析第17-25页
        3.2.1 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第17-20页
        3.2.2 中小企业有效信贷需求的满足程度分析第20-24页
            3.2.2.1 中小企业有效信贷需求的涵义第20-21页
            3.2.2.2 中小企业有效信贷需求的测算第21-22页
            3.2.2.3 中小企业申请贷款需求满足程度分析第22-23页
            3.2.2.4 可授信贷款需求满足程度分析第23-24页
            3.2.2.5 有效贷款需求满足程度分析第24页
        3.2.3 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情况分析第24页
        3.2.4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和抵押情况分析第24-25页
    3.3 模型分析第25-31页
        3.3.1 模型简介第25-27页
        3.3.2 利用EVIEWS软件实证分析第27-31页
            3.3.2.1 Probit模型分析第27-28页
            3.3.2.2 Logit模型分析第28-29页
            3.3.2.3 Extreme模型分析第29-30页
            3.3.2.4 基本结论第30-31页
    3.4 小结第31-35页
第四章 中小企业贷款配给的原因分析第35-40页
    4.1 中小企业贷款配给的内生根源第35-36页
    4.2 中小企业贷款配给的现实原因分析第36-40页
        4.2.1 政府调控存在的不足第37页
        4.2.2 金融体制发展存在的不足第37-39页
        4.2.3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第39-40页
第五章 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路径选择第40-44页
    5.1 充分发挥着政府的经济协调作用第40-41页
    5.2 深化银行改革第41-42页
    5.3 深化中小企业改革第42-44页
第六章 安徽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措施第44-47页
第七章 结论第47-48页
注释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后记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相关性分析—产业关联与贡献角度
下一篇:中国的不良贷款:问题是越来越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