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生物特征的智能卡远程身份认证协议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本文的研究工作第13-14页
   ·本论文章节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密码学基础第16-26页
   ·密码学概述第16-17页
   ·密码体制分类第17-20页
     ·对称体制第18页
     ·非对称体制第18-20页
   ·消息认证码与哈希函数第20-22页
   ·现代密码学的数学基础第22-24页
     ·三大数学难题第22-23页
     ·有限域上的Diffie-Hellman 数学假设第23-24页
     ·双线性对的基础知识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远程身份认证基础第26-36页
   ·Dolev-Yao 威胁模型第26-27页
   ·身份认证的基本概念第27-28页
   ·三种身份认证技术及其分析第28-31页
     ·口令认证技术第28-29页
     ·智能卡认证技术第29页
     ·生物特征认证技术第29-30页
     ·认证方式的选择第30-31页
   ·身份认证的实时性实现技术第31-32页
     ·序列号机制第31页
     ·随机数机制第31-32页
     ·时间戳机制第32页
   ·认证协议的安全需求第32-33页
   ·存在的攻击手段第33-34页
   ·安全措施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基于哈希函数的生物特征和智能卡口令认证协议的研究第36-50页
   ·有效的基于生物特征和智能卡的口令认证协议第36-45页
     ·Lee et al.方案第36-37页
     ·Lee et al.方案的漏洞分析第37-38页
     ·Khan et al.对Lee et al.方案的改进第38-40页
     ·Khan et al.方案的漏洞分析第40-42页
     ·Yoon et al.对Khan et al.方案的改进第42-43页
     ·本文对Yoon et al.方案的漏洞分析第43-45页
   ·新的基于生物特征和智能卡的口令认证方案第45-48页
     ·新的方案第45-47页
     ·新方案的安全性分析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基于双线性对的生物特征和智能卡口令认证协议的研究第50-66页
   ·有效的基于智能卡的口令认证协议第50-59页
     ·Das et al.方案第50-51页
     ·Das et al.方案的漏洞分析第51-53页
     ·Chou et al.的改进及Goriparthi et al.对改进方案的攻击第53-54页
     ·Jia et al.的改进方案第54-55页
     ·Jia et al.方案的漏洞分析第55-56页
     ·Pathan et al.的方案第56-57页
     ·本文对Pathan et al.方案的攻击第57-59页
   ·新的基于生物特征和智能卡的口令认证方案第59-63页
     ·新的方案第59-61页
     ·新方案的安全性分析第61-63页
   ·两个新方案的概要比较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动型P2P蠕虫传播模型与遏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安全组播信息传输的研究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