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安全组播信息传输的研究及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6页
   ·课题背景第12-14页
   ·课题简介及本人的工作第14页
   ·论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第16-28页
   ·MPLS 基本原理第16-17页
   ·MPLS 相关的基本概念第17-19页
     ·LSR 基本结构第17-18页
     ·转发等价类第18页
     ·标签交换的相关概念第18页
     ·标签交换过程第18-19页
   ·MPLS 标签发布协议第19-20页
     ·LDP第19-20页
     ·CR-LDP第20页
   ·IP 组播概述第20-23页
     ·网络通信方式第20-21页
     ·组播技术简介第21-22页
     ·组播转发树第22-23页
   ·IP 组播相关协议第23-25页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IGMP)第23页
     ·距离向量组播路由选择协议(DVMRP)第23页
     ·开放式组播最短路径优先协议(MOSPF)第23-24页
     ·协议无关组播(PIM)第24-25页
     ·核心树协议(CBT)第25页
   ·IPSec 简介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MPLS 组播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总体设计第28-37页
   ·端到端虚电路第28-30页
     ·端到端虚电路概述第28页
     ·端到端虚电路的安全性第28-29页
     ·端到端虚电路的实现机制第29-30页
   ·MPLS 组播协议分析第30-31页
   ·组播转发树和RP 问题分析第31-32页
   ·组播协议安全性分析第32-34页
   ·MPLS 组播系统的总体设计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基于CR-LDP 的安全组播协议设计第37-49页
   ·MPLS 组播树实施方案第37-43页
     ·MPLS 组播系统初始化第37-38页
     ·加入组播组第38-40页
     ·组播树分发数据第40-41页
     ·维护组播路径第41页
     ·主机离开组播组第41-42页
     ·聚合组播路径第42-43页
   ·CR-LDP 的总体设计第43-45页
   ·CR-LDP 消息报文格式第45-46页
     ·LDP 头部编码第45页
     ·LDP 消息编码第45-46页
     ·LDP TLV 编码第46页
   ·MPLS 实体间的通信格式第46-48页
     ·组播路由器之间的控制消息格式第46-47页
     ·组播路由器之间的数据报文格式第47-48页
     ·组播路由器与MMS 之间的通信格式第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MPLS 组播传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49-63页
   ·开发环境第49-50页
     ·Linux 操作系统简介第49页
     ·Linux 内核模块第49-50页
     ·开发工具第50页
     ·调试技术第50页
   ·MPLS 处理模块的详细设计第50-52页
   ·MPLS 模块初始化第52-53页
     ·模块初始化功能分析第52页
     ·模块初始化的主要数据结构第52页
     ·模块初始化的主要函数功能第52-53页
   ·接收模块实现第53-54页
     ·接收模块功能分析第53-54页
     ·接收模块的主要函数功能第54页
   ·标签初始化模块实现第54-57页
     ·标签初始化模块功能第54-55页
     ·标签初始化模块的主要数据结构第55-57页
     ·标签初始化模块的主要函数功能第57页
   ·转发模块实现第57-60页
     ·转发模块的功能分析第57-58页
     ·转发模块的主要数据结构第58-59页
     ·转发模块的主要函数功能第59-60页
   ·MPLS Netlink 通道实现第60-62页
     ·Netlink 机制介绍第60-61页
     ·MPLS Netlink 的主要数据结构第61页
     ·MPLS Netlink 的主要操作函数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系统测试第63-74页
   ·测试环境及配置第63-67页
     ·硬件配置第63页
     ·软件环境第63页
     ·网络拓扑结构第63-64页
     ·组播路由器配置第64-67页
   ·测试及分析第67-74页
     ·标签转发路径的建立第67-68页
     ·测试用例第68-71页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71-7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全文总结第74-75页
   ·课题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物特征的智能卡远程身份认证协议的研究
下一篇:Web前端性能优化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