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自动检测仪器、仪表论文

基于ARM9的车载图像记录仪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嵌入式车载记录仪的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第11页
        1.1.2 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及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第11-12页
        1.1.3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第12页
        1.1.4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第12-13页
    1.2 车载行驶记录仪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2.1 嵌入式车载记录仪的国内外现状第13页
        1.2.2 车载行使记录仪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3 本设计的目标和要求第14-16页
        1.3.1 设计目标第14-15页
        1.3.2 设计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系统硬件设计和调试第16-29页
    2.1 主控芯片的选择第16页
    2.2 系统的结构与原理第16-17页
    2.3 硬件设计第17-27页
        2.3.1 电源电路设计第17-18页
        2.3.2 ARM处理器JTAG接口电路设计第18-19页
        2.3.3 串行接口电路第19-21页
        2.3.4 USB接口电路第21-23页
        2.3.5 SD卡接口电路第23-24页
        2.3.6 10M/100M以太网接口电路第24-25页
        2.3.7 音频接口电路第25-26页
        2.3.8 显示部分接口电路第26-27页
    2.4 硬件系统的调试与测试第27-29页
        2.4.1 晶振和复位电路第28页
        2.4.2 S3C2410核心板第28页
        2.4.3 串口调试第28页
        2.4.4 显示电路的调试第28-29页
第3章 Linux的移植第29-46页
    3.1 Linux概述第29页
    3.2 几种常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比较第29-33页
        3.2.1 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EOS)第29-30页
        3.2.2 常见嵌入式操作系统及比较第30-33页
    3.3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第33-37页
        3.3.1 嵌入式linux的技术发展第33-34页
        3.3.2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内核分析第34-37页
    3.4 嵌入式Linux在S3C2410上的移植第37-41页
        3.4.1 配置和编译bootloader(vivi)第37-38页
        3.4.2 arm-linux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第38-39页
        3.4.3 linux内核移植第39-41页
    3.5 BusyBox的交叉编译第41-42页
        3.5.1 下载BusyBox第41页
        3.5.2 配置编译BusyBox第41-42页
    3.6 文件系统的制作第42-46页
第4章 LCD驱动程序的开发第46-58页
    4.1 Linux系统设备驱动程序概述及分类第46-47页
        4.1.1 Linux设备驱动程序概述第46页
        4.1.2 Linux设备驱动程序分类第46-47页
    4.2 基于S3C2410的LCD驱动程序的改写第47-58页
        4.2.1 设备驱动程序的主要原理第47-48页
        4.2.2 驱动程序中用到的主要数据结构第48-52页
        4.2.3 主要函数的编写第52-54页
        4.2.4 LCD寄存器的设置第54-58页
第5章 视频采集压缩及存储的设计和实现第58-69页
    5.1 Video4linux简介第58页
    5.2 主要数据结构介绍第58-60页
    5.3 图像采集第60-63页
    5.4 在LCD上实时显示第63-65页
    5.5 图象压缩保存第65-69页
        5.5.1 图象压缩算法选取第65-66页
        5.5.2 交叉编译jpeg库第66页
        5.5.3 压缩软件的设计第66-69页
第6章 系统测试第69-75页
    6.1 测试环境的建立第69-71页
        6.1.1 烧写vivi第69-71页
        6.1.2 烧写linux内核第71页
        6.1.3 烧写文件系统第71页
    6.2 启动系统第71-72页
    6.3 软件测试过程第72-75页
总结与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81页
附录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olidWorks的虚拟自动装配系统
下一篇: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以温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