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3-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房地产市场及其税制的理论分析 | 第9-12页 |
一、房地产市场概述 | 第9页 |
二、房地产市场税制的理论分析 | 第9-12页 |
(一) 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的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二) 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的要素分析 | 第10-12页 |
第二部分 中国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的沿革、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2-28页 |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税制沿革 | 第12-13页 |
二、中国房地产市场税制的现状及税收负担分析 | 第13-21页 |
(一) 中国房地产市场税制现状 | 第13-15页 |
(二) 中国房地产市场税收负担分析 | 第15-21页 |
三、我国现行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的问题分析 | 第21-28页 |
(一) 税费种类繁多,税、租、费概念混淆不清 | 第21-22页 |
(二) 税制本身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 | 第22-26页 |
(三) 房地产市场税制的辅助制度不健全 | 第26页 |
(四) 房地产税收征管中存在诸多问题 | 第26-28页 |
第三部分 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税制现状及其借鉴意义 | 第28-37页 |
一、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税制 | 第28-34页 |
(一) 美国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 | 第28-30页 |
(二) 英国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 | 第30-32页 |
(三) 日本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 | 第32-34页 |
二、发达国家房地产税制的借鉴意义 | 第34-37页 |
(一) 重视保有环节的征税,取得、转让环节税负较轻 | 第35页 |
(二) 坚持“宽税基、少税种、低税率”的基本原则 | 第35页 |
(三) 坚持“重税,轻费”的原则 | 第35页 |
(四) 税收优惠政策目标明确、导向性强 | 第35-36页 |
(五) 健全的征管和辅助制度 | 第36页 |
(六) 主体税种的税收收入归地方财政 | 第36-37页 |
第四部分 中国部分地区实行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整的具体措施 | 第37-42页 |
一、中国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调整的措施分析 | 第37-40页 |
(一) 北京市 | 第37-38页 |
(二) 上海市 | 第38-39页 |
(三) 南京市 | 第39-40页 |
二、对各地区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整的评价 | 第40-42页 |
(一) 税制调整措施单一,治标不治本 | 第40-41页 |
(二) 税收征管措施的法制性不强 | 第41页 |
(三) 税收征管配套制度尚需健全 | 第41-42页 |
第五部分 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 第42-53页 |
一、进行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42-44页 |
(一)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第42页 |
(二) 协调、统一的原则 | 第42-43页 |
(三) 宽税基、少税种、低税率、严征管 | 第43页 |
(四) 依房地产市场运行过程和市场行为设定税种的原则 | 第43-44页 |
二、完善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 第44-51页 |
(一) 明租、正税和轻费是房地产市场税制改革的前提 | 第44页 |
(二) 房地产市场运行过程各阶段税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 第44-48页 |
(三) 完善房地产市场税收优惠政策 | 第48-49页 |
(四) 健全房地产市场辅助制度 | 第49-50页 |
(五) 加强房地产税收征管 | 第50-51页 |
三、房地产市场税制改革引起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 | 第51-53页 |
(一) 采取科学方法,区别征收新老房产物业税 | 第51页 |
(二) 严格土地供应管理制度,防治土地投机 | 第51-52页 |
(三) 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购房者的税费负担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徐镇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5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