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6-11页 |
第一章 古典审美传统的中断 | 第11-15页 |
第二章 从结构主义到立体主义 | 第15-20页 |
一、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批评 | 第15-17页 |
二、阿波利奈尔与立体主义批评 | 第17-20页 |
第三章 西方文化悲剧和审美传统的颠覆 | 第20-25页 |
一、悲观主义和宿命色彩的美学观 | 第20-23页 |
二、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 第23-25页 |
第四章 贯穿于整个现代艺术运动中的先锋派观念 | 第25-30页 |
一、格林伯格和抽象表现主义。 | 第27-29页 |
二、罗森伯格和行动绘画 | 第29-30页 |
第五章 观念的碰撞 | 第30-35页 |
一、西方艺术中的东方哲学观念 | 第30-32页 |
二、西学东渐和早期中国艺术的"中西融合" | 第32-35页 |
第六章 红色大地上的非主流 | 第35-45页 |
一、85美术新潮的影响 | 第35-37页 |
二、90年代后中国的现代艺术:伤痕艺术、泼皮主义、玩世现实主义 | 第37-40页 |
三、以文化的名义:走向装置和行为 | 第40-45页 |
第七章 二元对话中的民族性 | 第45-56页 |
一、民族性:回归传统的声音 | 第45-47页 |
二、现代中国艺术的民族性继承 | 第47-51页 |
三、民族性和世界性,艺术的中西融合 | 第51-53页 |
四、二元对立:民族主义不能拯救中国现代艺术 | 第53-56页 |
第八章 置中国现代艺术于世界语境 | 第56-5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