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现行数学概念教学理念需作调整 | 第11-12页 |
1.1.2 国外高等数学改革的成功示范 | 第12页 |
1.2 研究问题及思路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特色 | 第13-15页 |
2. 研究概述 | 第15-25页 |
2.1 APOS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2.1.1 APOS理论的来源 | 第15页 |
2.1.2 APOS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1.3 APOS理论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内涵 | 第17页 |
2.1.4 APOS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2.2 高中立体几何概念概述 | 第20-25页 |
2.2.1 高中立体几何概念的特征 | 第20-21页 |
2.2.2 高中立体几何概念的呈现方式 | 第21-23页 |
2.2.3 关于立体几何方面的研究综述 | 第23-25页 |
3. 高中生立体几何概念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 | 第25-37页 |
3.1 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 第25页 |
3.2 调查的对象 | 第25页 |
3.3 基于APOS理论的调查问卷设计 | 第25-27页 |
3.3.1 各阶段学习结果的概述 | 第25-26页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6页 |
3.3.3 试题内容设计 | 第26-27页 |
3.4 数据分析 | 第27-33页 |
3.4.1 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32页 |
3.4.2 茶陵县某校高一学生和高二学生得分情况统计 | 第32-33页 |
3.5 调查结论与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3.5.1 学生对立体几何概念的理解表面化 | 第33页 |
3.5.2 学生对立体几何概念的符号语言掌握不到位 | 第33-34页 |
3.5.3 学生把握不住立体几何概念之间的实质联系 | 第34页 |
3.6 高中立体几何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 第34-37页 |
3.6.1 揭示立体几何概念的本质 | 第34-35页 |
3.6.2 加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 | 第35页 |
3.6.3 加强学生空间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 | 第35-37页 |
4.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立体几何概念教学设计探究 | 第37-55页 |
4.1 APOS理论指导下立体几何概念教学的内涵 | 第37-38页 |
4.1.1 APOS理论指导下立体几何概念教学的目的 | 第37页 |
4.1.2 APOS理论指导下立体几何概念教学的教材观 | 第37页 |
4.1.3 APOS理论指导下立体几何概念教学的学生观 | 第37-38页 |
4.1.4 APOS理论指导下立体几何概念教学的教师观 | 第38页 |
4.2 APOS理论指导下立体几何概念教学设计原则 | 第38-39页 |
4.2.1 确保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 第38页 |
4.2.2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 第38-39页 |
4.2.3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协助性 | 第39页 |
4.2.4 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探究性 | 第39页 |
4.3 APOS理论指导下立体几何概念教学的过程设计 | 第39-42页 |
4.3.1 活动阶段设计 | 第39-40页 |
4.3.2 过程阶段设计 | 第40-41页 |
4.3.3 对象阶段设计 | 第41-42页 |
4.3.4 图式阶段设计 | 第42页 |
4.4 基于APOS理论下立体几何教学设计案例 | 第42-55页 |
4.4.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设计 | 第43-50页 |
4.4.2 《二面角》的教学设计 | 第50-55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1 关于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59-61页 |
附录2 高中生数学立体几何测试题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