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估值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9-13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9-10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0-13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3-16页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6页
2 估值理论和方法概述第16-25页
    2.1 估值的两大理论体系第16-18页
        2.1.1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第16-18页
        2.1.2 资本市场实践中的估值方法第18页
    2.2 企业价值评估第18-24页
        2.2.1 内在价值法第18-21页
        2.2.2 相对价值法第21-24页
    2.3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第24-25页
3 股份制商业银行估值模型与分析框架第25-30页
    3.1 股份制商业银行估值的具体模型评述第25-27页
        3.1.1 资产净值法第25页
        3.1.2 可比公司法第25-26页
        3.1.3 现金流折现法第26页
        3.1.4 剩余收益法第26-27页
    3.2 股份制商业银行价值驱动因素对估值方法的影响第27页
    3.3 选择剩余收益法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估值第27-30页
        3.3.1 剩余收益模型第27-28页
        3.3.2 股份制商业银行选择剩余收益模型的适用性第28-30页
4 平安银行财务分析第30-40页
    4.1 偿债能力分析第31-32页
        4.1.1 资产负债率分析第31页
        4.1.2 利息保障倍数分析第31-32页
    4.2 营运能力分析第32-35页
        4.2.1 总资产周转率分析第32-33页
        4.2.2 资本充足率分析第33-34页
        4.2.3 不良贷款率分析第34-35页
    4.3 获利能力分析第35-37页
        4.3.1 销售净利率分析第35-36页
        4.3.2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第36-37页
        4.3.3 每股收益分析第37页
    4.4 成长能力分析第37-40页
        4.4.1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分析第37-38页
        4.4.2 净利润增长率分析第38页
        4.4.3 每股收益增长率分析第38-40页
5 基于剩余收益法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证案例分析第40-50页
    5.1 理论模型分析——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第40页
    5.2 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形式第40-42页
    5.3 剩余收益模型实证分析——平安银行第42-50页
        5.3.1 剩余收益模型的修正第42-44页
        5.3.2 平安银行的剩余收益期第44页
        5.3.3 计算权益资本第44-45页
        5.3.4 确定平安银行的剩余收益第45-50页
6 结论与建议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续不确定XML的Top-k查询算法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县城居民精神生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