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番茄抗坏血酸合成途径基因AMR1、GGP和GPP功能鉴定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2页
    1 课题的提出第13-14页
    2 抗坏血酸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第14-15页
        2.1 AsA在光合作用与光保护中起重要作用第14页
        2.2 AsA在植物体的抗氧化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第14页
        2.3 AsA在细胞壁代谢和细胞膨大中的作用第14-15页
        2.4 AsA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第15页
        2.5 抗坏血酸对花期调控的作用第15页
        2.6 抗坏血酸调控植物叶片的衰老第15页
    3 植物抗坏血酸生物合成途径第15-18页
        3.1 D-甘露糖/L-半乳糖途径第17页
        3.2 糖醛酸转变途径第17-18页
        3.3 古洛糖途径第18页
        3.4 肌醇途径第18页
    4 ASA在植物体中的代谢第18-19页
        4.1 AsA在植物细胞内的运输第18-19页
        4.2 AsA在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第19页
        4.3 植物体内AsA的降解第19页
    5 抗坏血酸与环境胁迫第19-20页
    6 番茄抗坏血酸合成代谢研究进展第20-21页
    7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AMR1的功能鉴定第22-35页
    1 前言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2.1 植物材料第23页
        2.2 试剂、菌株和载体第23页
        2.3 实验方法第23-27页
            2.3.1 AMR1组织表达谱及各组织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23-24页
            2.3.2 目标基因获得及分析第24页
            2.3.3 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4页
            2.3.4 干涉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4-25页
            2.3.5 番茄的遗传转化第25页
            2.3.6 转基因植株的阳性检测第25-26页
            2.3.7 转基因植株的基因表达分析第26页
            2.3.8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第26页
                2.3.8.1 超量及干涉转基因植株叶片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第26页
                2.3.8.2 超量及干涉转基因植株破色期果实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第26页
            2.3.9 数据处理第26-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33页
        3.1 AMR1组织表达分析及各组织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27页
        3.2 AMR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27-29页
        3.3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分子检测第29-31页
        3.4 转基因番茄株系叶片中相对表达量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分析第31-32页
            3.4.1 超量表达AMR1降低了番茄叶片抗坏血酸含量第31页
            3.4.2 抑制AMR1表达提高了番茄叶片抗坏血酸含量第31-32页
        3.5 转基因番茄株系果实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分析第32页
        3.6 AMR1超量表达株系中抗坏血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32-33页
    4 讨论第33-35页
第三章 GGP的功能鉴定第35-45页
    1 前言第35页
    2 材料和方法第35-37页
        2.1 植物材料第35页
        2.2 主要试剂、菌株及载体第35-36页
        2.3 实验方法第36-37页
            2.3.1 RNA抽提及反转录第36页
            2.3.2 GGP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各组织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36页
            2.3.3 GGP扩增和测序分析第36页
            2.3.4 干涉及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番茄遗传转化第36页
            2.3.5 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第36-37页
                2.3.5.1 转基因植株PCR阳性检测第36页
                2.3.5.2 转基因植株相对表达量检测第36-37页
            2.3.6 超量转基因植株相对表达量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37页
                2.3.6.1 叶片相对表达量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37页
                2.3.6.2 果实相对表达量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37页
            2.3.7 干涉转基因植株相对表达量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3.1 GGP的克隆及分析第37-38页
        3.2 GGP在各组织的表达模式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38-39页
        3.3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分子检测第39-40页
            3.3.1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PCR阳性检测第39页
            3.3.2 转基因植株相对表达量检测第39-40页
        3.4 GGP超量转基因植株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40-42页
            3.4.1 叶片中相对表达量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40-41页
            3.4.2 破色期果实中相对表达量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41-42页
        3.5 GGP干涉转基因植株相对表达量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42-43页
        3.6 GGP转基因株系果实中抗坏血酸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43页
    4 讨论第43-45页
第四章 GPPs的功能鉴定第45-54页
    1 前言第4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2.1 植物材料第45页
        2.2 主要试剂、菌株及载体第45页
        2.3 实验方法第45-47页
            2.3.1 GPPs组织表达谱及各组织抗坏血酸含量测定分析第45-46页
            2.3.2 GPPs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第46页
            2.3.3 GPP1与GPP2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番茄遗传转化第46页
            2.3.4 GPPs干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番茄遗传转化第46页
            2.3.5 转基因株系的分子检测第46页
            2.3.6 GPPs超量转基因植株叶片相对表达量及抗坏血酸含量测定第46页
            2.3.7 共干涉转基因植株破色果实相对表达量及抗坏血酸含量测定第46-4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7-53页
        3.1 GPPs组织表达谱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47页
        3.2 GPP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47-49页
        3.3 转基因株系的获得及分子检测第49-50页
        3.4 GPPs超量转基因植株相对表达量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第50-51页
        3.5 GPPs共干涉植株相对表达量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分析第51页
        3.6 GPPs超量株系抗坏血酸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51-52页
        3.7 GPPs共干涉株系抗坏血酸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52-53页
    4 讨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OsTHE1家族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下一篇:水稻钙结合小分子蛋白基因smCaBP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