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名词表(Abbreviation)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 第10-11页 |
1.1.1 植物细胞壁的结构、组成 | 第10-11页 |
1.1.2 植物细胞壁的功能 | 第11页 |
1.2 纤维素的合成与调控 | 第11-13页 |
1.2.1 纤维素合成的途径 | 第11-12页 |
1.2.2 纤维素合成的基因和调控机制 | 第12-13页 |
1.3 THE1家族基因的发现、结构与功能 | 第13-18页 |
1.3.1 植物THE1家族基因的发现 | 第13-14页 |
1.3.2 植物THE1家族基因的结构 | 第14页 |
1.3.3 植物THE1家族基因的功能 | 第14-18页 |
1.4 水稻OsTHE1家族基因功能的研究 | 第18页 |
1.4.1 水稻OsTHE1基因家族的鉴定 | 第18页 |
1.4.2 水稻OsTHE1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 | 第18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9页 |
2.1 材料 | 第20-23页 |
2.1.1 水稻材料 | 第20页 |
2.1.2 培养基 | 第20-23页 |
2.1.3 菌株与载体 | 第23页 |
2.1.4 酶与试剂 | 第23页 |
2.2 方法 | 第23-39页 |
2.2.1 OsTHE1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3-24页 |
2.2.2 OsTHE1家族全生育期芯片表达分析 | 第24页 |
2.2.3 OsTHE1家族组织表达谱及节间表达分析 | 第24-27页 |
2.2.4 基因的克隆 | 第27-31页 |
2.2.5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1-33页 |
2.2.6 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 | 第33-34页 |
2.2.7 农杆菌介导水稻转基因 | 第34-35页 |
2.2.8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35-36页 |
2.2.9 突变体植株的鉴定 | 第36-38页 |
2.2.10 水稻植株农艺性状的观察及测定 | 第38页 |
2.2.11 突变体及转基因植株光暗实验 | 第38-39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9-63页 |
3.1 水稻OsTHE1家族的结构分析 | 第39-46页 |
3.1.1 OsTHE1家族基因的命名与类型 | 第39-41页 |
3.1.2 OsTHE1家族基因的基因组结构特征 | 第41-43页 |
3.1.3 OsTHE1家族的蛋白结构特征 | 第43-46页 |
3.2 OsTHE1家族基因表达分析 | 第46-49页 |
3.2.1 OsTHE1家族基因水稻全生育期芯片表达 | 第46-47页 |
3.2.2 OsTHE1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qRT-PCR检测 | 第47-49页 |
3.3 OsTHE1家族基因功能的分析 | 第49-63页 |
3.3.1 4个OsTHE1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 | 第49-51页 |
3.3.2 OsTHES6和OsTHES10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1-56页 |
3.3.3 OsTHES6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56-58页 |
3.3.4 光暗处理对OsTHES6基因T-DNA纯合突变体和超表达幼苗胚芽伸长影响 | 第58-63页 |
4 讨论 | 第63-68页 |
4.1 植物THE1基因家族的进化 | 第63-64页 |
4.2 水稻和拟南芥THE1基因家族结构的比较 | 第64-65页 |
4.3 水稻和拟南芥THE1家族基因表达的比较 | 第65-66页 |
4.4 水稻OsTHE1家族基因功能的鉴定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 第74-78页 |
附录Ⅰ 组织培养母液配方 | 第74-77页 |
附录Ⅱ 常见抗生素配方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