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7-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1.1 养老保险 | 第17页 |
2.1.2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第17页 |
2.1.3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7页 |
2.1.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7-18页 |
2.1.5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路径 | 第18-19页 |
2.2 社会保障一体化理论分析 | 第19-23页 |
2.2.1 社会保险公平性 | 第19页 |
2.2.2 社会保障的“国民待遇” | 第19-20页 |
2.2.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过程 | 第23-31页 |
3.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 | 第23-25页 |
3.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阶段 | 第23-24页 |
3.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回顾 | 第24-25页 |
3.2 我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发展 | 第25-26页 |
3.2.1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特点 | 第25-26页 |
3.2.2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3.3 国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路径实践 | 第26-31页 |
3.3.1 扩展缴费型:北京模式 | 第27页 |
3.3.2 城乡对接型:昆山模式 | 第27-28页 |
3.3.3 整体突破型:重庆模式 | 第28-31页 |
第四章 广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路径研究 | 第31-47页 |
4.1 广州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4.2 广州市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情况 | 第32-33页 |
4.2.1 广州市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的特点 | 第32页 |
4.2.2 广州市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评价 | 第32-33页 |
4.3 广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情况 | 第33-35页 |
4.3.1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 第33-34页 |
4.3.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34页 |
4.3.3 广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34-35页 |
4.4 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实现路径 | 第35-47页 |
4.4.1 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 | 第35-38页 |
4.4.2 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路径调研分析 | 第38-41页 |
4.4.3 广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取得的成绩 | 第41-42页 |
4.4.4 广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存在的不足 | 第42-47页 |
第五章 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路径的建议 | 第47-53页 |
5.1 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居民缴费能力 | 第47页 |
5.1.1 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 第47页 |
5.1.2 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公共福利城乡一体化 | 第47页 |
5.2 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知悉政策 | 第47-48页 |
5.3 优化政策,增加激励效果 | 第48-49页 |
5.3.1 继续完善不缴费享受基础养老金,增加政策的福利性 | 第48页 |
5.3.2 设定缴费比例,以缴费基数代替缴费档次 | 第48页 |
5.3.3 完善与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无缝衔接 | 第48-49页 |
5.4 切实做到“管理上移、服务下沉” | 第49页 |
5.5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好服务 | 第49-50页 |
5.5.1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49-50页 |
5.5.2 加快城乡居保信息化平台建设 | 第50页 |
5.6 加强基金管理,促进城乡居保可持续发展 | 第50-53页 |
5.6.1 科学测算,确保实现财务收支平衡 | 第50页 |
5.6.2 合理分配政府、集体、个人比例分担 | 第50-51页 |
5.6.3 强化监督和审计,严格基金管理 | 第51页 |
5.6.4 加强基金投资经营,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