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状态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的思路 | 第12-13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辨析 | 第15-19页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1.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5页 |
2.1.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5-16页 |
2.1.3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 第16-18页 |
2.2 相关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1 农业科技推广 | 第18页 |
2.2.2 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19-26页 |
3.1 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3页 |
3.1.1 基层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 | 第19-20页 |
3.1.2 推广体制不适应、培训制度不够健全 | 第20-21页 |
3.1.3 基层推广退伍结构不合理、推广人员素质偏低 | 第21-22页 |
3.1.4 资金投入不足 | 第22页 |
3.1.5 技术需求与技术的供给脱节 | 第22-23页 |
3.2 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23-26页 |
3.2.1 条块分割导致资源难以整合 | 第23-24页 |
3.2.2 激励缺位导致队伍建设不力 | 第24页 |
3.2.3 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服务渠道狭窄 | 第24-25页 |
3.2.4 文化素质低导致农户信息意识淡薄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湘潭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50页 |
4.1 湘潭县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 | 第26-41页 |
4.1.1 样本县情况 | 第26-28页 |
4.1.2 调查设计 | 第28-29页 |
4.1.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9-41页 |
4.2 湘潭县农业项目化建设情况 | 第41-44页 |
4.2.1 湘潭县代表镇项目统计 | 第41页 |
4.2.2 二种典型项目介绍 | 第41-43页 |
4.2.3 农业项目化给我们的启示 | 第43-44页 |
4.3 湘潭县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4-50页 |
4.3.1 基层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者科技素质偏低 | 第45页 |
4.3.2 留守农户综合素质低,不太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 第45-46页 |
4.3.3 农业科技推广观念陈旧、推广方法单一 | 第46-47页 |
4.3.4 农业基础设施趋于老化,农业发展步伐慢 | 第47-48页 |
4.3.5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够高,现代农业发展受阻 | 第48页 |
4.3.6 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 | 第48-49页 |
4.3.7 农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不强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湘潭县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50-55页 |
5.1 教育理念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 | 第50-51页 |
5.2 传统农业效益低、收入低 | 第51页 |
5.3 管理体制不顺,相关管理制度不配套 | 第51-52页 |
5.4 基层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 第52-53页 |
5.5 培训机制不完善 | 第53页 |
5.6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53-55页 |
第六章 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对策思考 | 第55-60页 |
6.1 以政府为主,多渠道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融资和投资 | 第55页 |
6.2 建立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继续加大对教育和培训事业的投入 | 第55-56页 |
6.3 发挥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构建多元化农业产业结构 | 第56-57页 |
6.4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 第57页 |
6.5 加强政府行政监管、完善法律法规 | 第57-58页 |
6.6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让农民参与到农业推广政策的制定决策当中去 | 第58-59页 |
6.7 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 第59-6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7.1 结论 | 第60页 |
7.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一 农户调查问卷 | 第65-68页 |
附录二 农技推广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