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广州市南沙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6页
    1.1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0-11页
        1.1.2 选题的实践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外研究与实践第12-13页
        1.2.3 研究述评第13页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3-16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3.3 研究创新与困难不足第14-16页
第二章 基层政府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基本内涵第16-24页
    2.1 基层政府突发事件的内涵与特点第16-17页
    2.2 基层政府突发事件的类型第17-18页
        2.2.1 基层政府的突发事件隐患分类第17-18页
    2.3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概念第18-20页
    2.4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内涵与特点第20-21页
    2.5 政府应急管理发展历程第21-24页
第三章 基层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第24-28页
    3.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4页
    3.2 “风险社会”理论第24-26页
    3.3 危机管理理论第26-28页
第四章 广州市南沙区基层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第28-38页
    4.1 基本情况第28-32页
        4.1.1 区位与自然条件第28页
        4.1.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规划第28-30页
        4.1.3 现有应急救援力量简介第30-32页
    4.2 南沙区突发事件风险源现状、特点与趋势第32-35页
        4.2.1 主要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源现状第32-34页
        4.2.2 突发公共事件潜在风险源特点及发展趋势第34-35页
    4.3 广州市南沙区应急管理取得的成绩第35-38页
        4.3.1 完善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第35页
        4.3.2 重视预防研判,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改第35-36页
        4.3.3 点面结合,开展应急管理宣教工作第36页
        4.3.4 规范流程,提升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效率与质量第36页
        4.3.5 认真筹划,推进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第36-37页
        4.3.6 严密防控,完成区划调整应急保障和对接工作第37页
        4.3.7 以考促进,全面推动应急工作上新台阶第37-38页
第五章 广州市南沙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8-42页
    5.1 对突发事件风险认识不足第38-39页
    5.2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加强第39页
    5.3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和提高第39-40页
    5.4 应急保障能力还比较薄弱第40页
    5.5 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知识缺乏第40-41页
    5.6 应急联动机制尚未形成第41-42页
第六章 广州市南沙区防御台风“莫拉菲”案例分析第42-46页
    6.1 总体情况第42页
    6.2 重要决策执行过程分析第42-44页
        6.2.1 未雨绸缪,做好应急预备工作第42页
        6.2.2 联动协调,做好抗洪抢险工作第42-43页
        6.2.3 救灾复产,重建家园第43-44页
    6.3 经验启示第44-46页
        6.3.1 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第44页
        6.3.2 完善的应急预案第44页
        6.3.3 充足的防汛物资储备第44-46页
第七章 优化广州市南沙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分析第46-52页
    7.1 应急管理工作原则第46-47页
        7.1.1 以人为本,保民之利第46页
        7.1.2 预防为主,意识先行第46页
        7.1.3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第46页
        7.1.4 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第46-47页
        7.1.5 联动处置,专群结合第47页
        7.1.6 依法规范,权责一致第47页
    7.2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对策和建议第47-52页
        7.2.1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实现应急工作网格化第47-48页
        7.2.2 建全应急管理机制,实现应急工作权威化第48页
        7.2.3 以丰富活动为载体,提高社会风险认识第48-49页
        7.2.4 以示范项目为抓手,实现工作精细化第49页
        7.2.5 以建章立制为基础,实现工作规范化第49页
        7.2.6 加在应急管理投入,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第49页
        7.2.7 以资源整合为目标,实现工作社会化第49-50页
        7.2.8 完善预警体系,提升防范能力第50页
        7.2.9 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第50-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60页
个人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PCR检测方法及其外膜脂蛋白基因的表达
下一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路径研究--以广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