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1.3.1 股权激励产生的根源 | 第10页 |
| 1.3.2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 | 第10-11页 |
| 1.3.3 股权激励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1-12页 |
| 1.3.4 文献评述 | 第12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 2.1 概念界定 | 第15页 |
| 2.1.1 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 | 第15页 |
| 2.1.2 股权激励的定义 | 第15页 |
| 2.2 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 2.2.1 经典的激励理论 | 第15-16页 |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6-17页 |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页 |
| 2.3 股权激励的类型 | 第17-19页 |
| 3 合肥市高新技术企业激励现状分析 | 第19-30页 |
| 3.1 调查问卷设计、发放及样本特征 | 第19-21页 |
| 3.1.1 调查问卷设计、分析方法 | 第19页 |
| 3.1.2 样本特征 | 第19-21页 |
| 3.1.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21页 |
| 3.2 合肥市高新技术企业激励现状 | 第21-23页 |
| 3.2.1 企业激励现状 | 第21-22页 |
| 3.2.2 员工对现行激励方式的满意度分析 | 第22页 |
| 3.2.3 员工对目前激励方式的改进认知 | 第22-23页 |
| 3.3 员工对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的认知 | 第23-25页 |
| 3.3.1 员工对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政策的认知 | 第23页 |
| 3.3.2 股权激励适用公司类型和适用对象岗位层次分析 | 第23-24页 |
| 3.3.3 员工对股权激励方式的优劣势分析 | 第24-25页 |
| 3.4 推断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 3.4.1 员工对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选择意愿分析 | 第25-27页 |
| 3.4.2 参与股权激励对工作积极性影响程度分析 | 第27-28页 |
| 3.4.3 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 | 第28-30页 |
| 4 基于员工视角的股权激励政策及影响因素实证性分析 | 第30-36页 |
| 4.1 模型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 4.1.1 模型选择 | 第30页 |
| 4.1.2 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 4.2 变量设定及统计描述 | 第31-32页 |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 4.3.1 模型估计结果 | 第32-34页 |
| 4.3.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 5 政策建议 | 第36-38页 |
| 5.1 建议 | 第36-38页 |
| 5.1.1 政府层面 | 第36-37页 |
| 5.1.2 企业层面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个人简介 | 第43-44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