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即时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即时通讯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1.3 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即时通讯相关技术和协议分析 | 第15-26页 |
2.1 移动网络场景分析 | 第15-16页 |
2.2 消息推送技术 | 第16-18页 |
2.3 XMPP协议的分析 | 第18-23页 |
2.3.1 XMPP简介 | 第18页 |
2.3.2 XMPP的安全 | 第18-19页 |
2.3.3 XMPP的架构和通讯过程 | 第19-21页 |
2.3.4 XMPP的消息格式 | 第21-23页 |
2.3.5 XML技术的优缺点 | 第23页 |
2.4 XMPP中的多媒体通讯技术 | 第23-26页 |
2.4.0 Base64在XMPP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2.4.1 语音通讯技术 | 第24-25页 |
2.4.2 图片的压缩传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消息时延和传输可靠性的分析与优化 | 第26-44页 |
3.1 即时消息传输时间的计算 | 第26-28页 |
3.1.1 消息传输过程分析 | 第26页 |
3.1.2 消息时延模型 | 第26-28页 |
3.2 XMPP与JSON的结合 | 第28-31页 |
3.2.1 XML与JSON | 第28页 |
3.2.2 JSON消息格式 | 第28-30页 |
3.2.3 XML和JSON数据传输开销模型 | 第30-31页 |
3.3 聊天内容的传输及恢复 | 第31-36页 |
3.3.1 文本消息的队列处理 | 第32-33页 |
3.3.2 语音的分段处理 | 第33-36页 |
3.4 消息回执机制 | 第36-40页 |
3.4.1 回执的消息包设计 | 第36-38页 |
3.4.2 超时重传模型 | 第38-40页 |
3.5 文件传输模块的改进设计 | 第40-44页 |
3.5.1 文件带外传输 | 第40-41页 |
3.5.2 P2P在XMPP中的应用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基于可靠通信IM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65页 |
4.1 系统设计目标 | 第44页 |
4.2 即时通讯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44-49页 |
4.2.1 需求总体描述 | 第44-45页 |
4.2.2 功能性需求 | 第45-47页 |
4.2.3 非功能性需求 | 第47-49页 |
4.3 即时通讯系统概要设计 | 第49-51页 |
4.3.1 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 | 第49-50页 |
4.3.2 系统架构设计 | 第50-51页 |
4.4 即时通讯系统详细设计 | 第51-63页 |
4.4.1 系统总体层次设计 | 第51-53页 |
4.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53-56页 |
4.4.3 系统服务器介绍 | 第56-58页 |
4.4.4 系统客户端设计 | 第58-63页 |
4.5 即时通讯系统客户端的实现 | 第63-65页 |
4.5.1 XMPP核心功能的实现 | 第63-64页 |
4.5.2 大文件传输模块的实现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 第65-72页 |
5.1 消息传输开销测试 | 第65-67页 |
5.1.1 XML与JSON传输开销测试 | 第65-66页 |
5.1.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5.2 消息传输时间测试 | 第67-70页 |
5.2.1 重传时间测试 | 第67-68页 |
5.2.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5.3 分段语音传输开销测试 | 第70-72页 |
5.3.1 编码压缩后结果对比 | 第70-71页 |
5.3.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展望 | 第72-74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详细摘要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