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与香港恒生指数的联动性分析--基于Markov模型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1-12页 |
1.2.3 综述 | 第12页 |
1.3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 第12-14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 经济基础学说 | 第14-15页 |
2.2 市场传染学说 | 第15-17页 |
2.2.1 投资者偏好 | 第15-16页 |
2.2.2 羊群效应 | 第16-17页 |
2.3 总结 | 第17-18页 |
3 上海股市与香港股市联动性因素分析 | 第18-23页 |
3.1 上海股市和香港股市概况 | 第18-20页 |
3.1.1 上海股市概况 | 第18-19页 |
3.1.2 香港股市概况 | 第19-20页 |
3.2 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联系 | 第20-23页 |
3.2.1 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分析 | 第20-21页 |
3.2.2 上海股市与香港股市制度联系 | 第21-23页 |
4 模型与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4.1 协整检验模型 | 第23-24页 |
4.1.1 平稳性检验 | 第23页 |
4.1.2 协整检验 | 第23-24页 |
4.2 MS—VAR模型 | 第24-25页 |
4.3 脉冲响应函数 | 第25-27页 |
5 实证研究 | 第27-39页 |
5.1 数据选择及处理 | 第27-29页 |
5.1.1 上证综合股票指数 | 第27页 |
5.1.2 香港恒生股票指数 | 第27页 |
5.1.3 描述性统计 | 第27-29页 |
5.2 数据稳定性检验 | 第29-30页 |
5.3 协整检验 | 第30页 |
5.4 MS-VAR模型的选择 | 第30-31页 |
5.5 MSIH(3)—VAR(1)模型估计结果 | 第31-36页 |
5.5.1 方程参数估计结果 | 第31-32页 |
5.5.2 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5.5.3 上证指数不同区制分析 | 第33-34页 |
5.5.4 香港恒生指数不同区制分析 | 第34-36页 |
5.6 基于不同区制的脉冲响应 | 第36-39页 |
5.6.1 区制1下的脉冲反应 | 第36-37页 |
5.6.2 区制2下的脉冲反应 | 第37页 |
5.6.3 区制3下的脉冲反应 | 第37-39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39-41页 |
6.1 结论 | 第39页 |
6.2 建议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