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 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用户体验质量评测算法研究 | 第14-20页 |
2.1 用户体验质量主观评测方法 | 第14-15页 |
2.2 传统用户体验质量客观评测方法 | 第15-17页 |
2.2.1 数据包层用户体验质量评测方法 | 第16-17页 |
2.2.2 比特流层用户体验质量评测方法 | 第17页 |
2.3 基于统计学习方法的用户体验质量客观评测方法 | 第17-19页 |
2.3.1 统计学习方法 | 第17-18页 |
2.3.2 统计学习方法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4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基于决策树的用户体验质量评测算法 | 第20-29页 |
3.1 损伤视频特征参数 | 第20-26页 |
3.1.1 视频相关特征参数 | 第21-23页 |
3.1.2 网络丢包损伤特征参数 | 第23-25页 |
3.1.3 网络时延损伤特征参数 | 第25-26页 |
3.2 决策树统计学习方法 | 第26-27页 |
3.3 基于决策树的用户体验质量评测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3.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移动网络流媒体端到端模拟业务平台 | 第29-40页 |
4.1 模拟业务平台总体框架 | 第29-30页 |
4.2 业务服务器模块 | 第30-31页 |
4.3 虚拟客户端模块 | 第31-33页 |
4.3.1 RTSP协议 | 第31-32页 |
4.3.2 基于泊松过程的客户到达率 | 第32页 |
4.3.3 虚拟客户端实现 | 第32-33页 |
4.4 移动网络流媒体端到端网络损伤模块 | 第33-39页 |
4.4.1 IP骨干网络丢包损伤 | 第34-36页 |
4.4.2 UTMS移动网络丢包损伤 | 第36-37页 |
4.4.3 端到端网络时延损伤 | 第37-39页 |
4.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损伤视频用户体验质量主观测试 | 第40-54页 |
5.1 测试素材选取 | 第40-41页 |
5.2 测试样例制作 | 第41-45页 |
5.2.1 总体流程 | 第42-43页 |
5.2.2 流媒体视频编码损伤 | 第43页 |
5.2.3 端到端网络丢包损伤 | 第43-45页 |
5.2.4 端到端网络时延损伤 | 第45页 |
5.3 主观测试方法 | 第45-47页 |
5.4 主观测试结果 | 第47-52页 |
5.4.1 端到端网络丢包损伤 | 第47-52页 |
5.4.2 端到端网络时延损伤 | 第52页 |
5.5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决策树用户体验质量评测模型 | 第54-61页 |
6.1 决策树用户体验质量评测模型建立 | 第54-58页 |
6.1.1 基于视频相关及网络丢包特征参数的决策树建立 | 第54-56页 |
6.1.2 基于视频相关及网络损伤特征参数的决策树建立 | 第56-58页 |
6.2 评测算法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6.2.1 基于视频相关及网络丢包特征参数的决策树分析 | 第58页 |
6.2.2 基于视频相关及网络损伤特征参数的决策树分析 | 第58-59页 |
6.3 用户体验质量评测模型应用 | 第59-60页 |
6.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4页 |
7.1 总结 | 第61-62页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