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田开发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以四川某气田工程为例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5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2.1 油气田生态环境的涵义 | 第13-14页 |
| 2.1.1 油气田的概念 | 第13页 |
| 2.1.2 生态环境的概念 | 第13页 |
| 2.1.3 油气田生态环境的定义 | 第13-14页 |
| 2.2 国内外油气田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2.2.1 国外油气田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2.2.2 国内油气田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3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24页 |
| 3.1 研究工程简介 | 第17-18页 |
| 3.2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 第18-24页 |
| 3.2.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8-21页 |
| 3.2.2 社会环境概况 | 第21-22页 |
| 3.2.3 生态功能区划 | 第22-24页 |
| 4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 | 第24-48页 |
| 4.1 调查范围 | 第24页 |
| 4.2 调查方法及指标 | 第24-25页 |
| 4.3 生态因子调查 | 第25-47页 |
| 4.3.1 林地生态系统 | 第25-37页 |
| 4.3.2 农业生态系统 | 第37-38页 |
| 4.3.3 水生生态系统 | 第38-40页 |
| 4.3.4 土壤及土地利用现状 | 第40-43页 |
| 4.3.5 水土流失现状 | 第43-47页 |
| 4.4 小结 | 第47-48页 |
| 5 气田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第48-57页 |
| 5.1 林地生态系统 | 第48-51页 |
| 5.1.1 林地面积损失 | 第48页 |
| 5.1.2 生物量损失 | 第48-49页 |
| 5.1.3 经济林损失 | 第49-50页 |
| 5.1.4 野生动植物影响 | 第50-51页 |
| 5.2 农田生态系统 | 第51-55页 |
| 5.2.1 耕地(含基本农田)面积影响 | 第51-52页 |
| 5.2.2 耕地土壤影响 | 第52-53页 |
| 5.2.3 农作物影响 | 第53-55页 |
| 5.3 水生生态系统 | 第55-56页 |
| 5.4 小结 | 第56-57页 |
| 6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 第57-65页 |
| 6.1 水土流失预测方法 | 第57-58页 |
| 6.2 加速侵蚀系数A取值 | 第58-61页 |
| 6.3 弃渣量水土流失预测 | 第61页 |
| 6.4 围堰流失量预测 | 第61页 |
| 6.5 地表开挖、占压等扰动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 | 第61-65页 |
| 7 生态保护措施 | 第65-69页 |
| 7.1 林地生态系统保护措施 | 第65-67页 |
| 7.1.1 林地格局的保护 | 第65页 |
| 7.1.2 植被的保护和恢复 | 第65-66页 |
| 7.1.3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恢复 | 第66-67页 |
| 7.1.4 渣场恢复措施 | 第67页 |
| 7.2 农田生态系统保护措施 | 第67-68页 |
| 7.3 水生生态系统保护措施 | 第68页 |
| 7.4 水土保持措施 | 第68-69页 |
| 8 结论 | 第69-71页 |
| 附录 | 第71-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