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基于ARM的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图表清单第9-12页
符号说明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7-19页
   ·本文的结构第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模型预测控制第20-30页
   ·引言第20页
   ·控制算法的选择第20-21页
   ·基于阶跃响应模型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第21-24页
     ·模型的建立第21页
     ·滚动优化策略第21-23页
     ·反馈校正第23-24页
   ·收敛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第24-25页
     ·指数转换矩阵第24-25页
     ·幂转换矩阵第25页
     ·反正切转换矩阵第25页
   ·算法仿真第25-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基于ARM的模型预测控制器硬件第30-54页
   ·引言第30页
   ·嵌入式模型预测控制器硬件需求分析第30-31页
   ·电路组成第31页
   ·CPU系统板电路原理第31-46页
     ·CPU电路第31-37页
     ·电源电路第37-38页
     ·复位电路第38页
     ·BootROM和时钟电路第38-39页
     ·NAND Flash和SDRAM第39-41页
     ·10M以太网口和调试串口第41-43页
     ·JTAG接口电路第43-44页
     ·LED电路第44-45页
     ·板间接口电路第45-46页
   ·扩展板电路原理第46-52页
     ·缓冲电路第46-47页
     ·供电电路第47页
     ·NOR Flash和I~2C存储器电路第47-48页
     ·USB Host/Device接口电路第48-49页
     ·串口总线第49-50页
     ·100M以太网第50-51页
     ·CPLD扩展电路第51-52页
     ·I/O口电路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基于ARM的模型预测控制器软件第54-64页
   ·引言第54页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简介第54页
   ·BootLoader的移植第54-56页
   ·Linux内核第56-59页
     ·内核分析第56-57页
     ·内核的裁剪与移植第57-59页
   ·文件系统第59页
   ·模型预测控制软件第59-62页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实现第59-61页
     ·RS485通信程序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上位机监控软件第64-74页
   ·引言第64页
   ·监控软件需求分析第64-65页
   ·程序设计第65-72页
     ·程序界面与对话框第66-67页
     ·界面绘制第67-68页
     ·控制参数传递方法第68-69页
     ·串口通信第69-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基于ARM的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应用第74-82页
   ·引言第74页
   ·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第74-76页
   ·控制实施步骤第76-79页
     ·直流电机的单位阶跃响应第76页
     ·系统组态第76-79页
   ·控制结果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研究展望第82-84页
   ·工作总结第82页
   ·研究展望第82-84页
附录A 模型预测控制器PCB设计第84-86页
附录B 监控软件设计图第86-92页
 B.1 对话框设计第86-91页
 B.2 类继承关系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奖励第98-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便携式图像监控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NetCon的倒立摆系统的网络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