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评述 | 第13页 |
1.3 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1.3.1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3-14页 |
1.3.2 农业科技扶贫理论 | 第14-15页 |
1.3.3 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2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现状 | 第19-36页 |
2.1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概述 | 第19-23页 |
2.1.1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19-21页 |
2.1.2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征 | 第21-22页 |
2.1.3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机制 | 第22-23页 |
2.2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情况 | 第23-31页 |
2.2.1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背景 | 第23-25页 |
2.2.2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基本做法 | 第25-31页 |
2.2.2.1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本土适应性 | 第26-27页 |
2.2.2.2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政策支持 | 第27-29页 |
2.2.2.3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人员选派 | 第29-31页 |
2.3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成效及经验 | 第31-36页 |
2.3.1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成效 | 第31-34页 |
2.3.2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经验借鉴 | 第34-36页 |
3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2页 |
3.1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3.1.1 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中的运行机制问题 | 第36-38页 |
3.1.1.1 政府引导机制 | 第36-37页 |
3.1.1.2 市场主导机制 | 第37-38页 |
3.1.2 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经费保障 | 第38页 |
3.1.3 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人才素质 | 第38-39页 |
3.2 针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3.2.1 运行机制 | 第39-40页 |
3.2.1.1 制度机制 | 第39-40页 |
3.2.1.2 市场机制 | 第40页 |
3.2.2 财政支持 | 第40-41页 |
3.2.3 人才派送 | 第41-42页 |
4 完善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 第42-49页 |
4.1 深化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认识 | 第42页 |
4.2 完善制度,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 | 第42-44页 |
4.2.1 完善政府引导机制 | 第43页 |
4.2.2 发挥市场驱动作用 | 第43-44页 |
4.3 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 第44-45页 |
4.3.1 吸引其他市场主体参与,拓宽资金来源 | 第44页 |
4.3.2 项目经费因地制宜,破除平均主义 | 第44-45页 |
4.3.3 减免税收,鼓励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创业 | 第45页 |
4.4 保障科技特派员人才质量 | 第45-49页 |
4.4.1 科技特派员应清晰定位 | 第45-46页 |
4.4.1.1 角色定位 | 第45-46页 |
4.4.1.2 能力和方法定位 | 第46页 |
4.4.2 提高科技特派员综合素质 | 第46-47页 |
4.4.3 强化考核和激励机制 | 第47-49页 |
5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个人简介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