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2.1.1 农业科技服务推广 | 第18页 |
2.1.2 农业科技服务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2.1 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 | 第19页 |
2.2.2 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均衡 | 第19-21页 |
3 临安市农业科技服务基本状况 | 第21-26页 |
3.1 临安市农业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3.2 临安市农业科技服务现况概述 | 第22-23页 |
3.2.1 科技服务主体和对象的多样化 | 第22-23页 |
3.2.2 农业科技服务内容日渐丰富 | 第23页 |
3.3 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部门 | 第23-24页 |
3.4 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第24-26页 |
3.4.1 家庭农场 | 第24页 |
3.4.2 龙头企业 | 第24-25页 |
3.4.3 专业合作社 | 第25-26页 |
4 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分析 | 第26-37页 |
4.1 数据描述 | 第26页 |
4.2 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分析 | 第26-33页 |
4.2.1 农民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4.2.2 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态度 | 第27-29页 |
4.2.3 农业科技服务的供需对比 | 第29-33页 |
4.2.4 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建议 | 第33页 |
4.3 农户的需求的特点 | 第33-37页 |
4.3.1 农户的科技服务需求分化 | 第33-34页 |
4.3.2 农户科技的需求多元化 | 第34-35页 |
4.3.3 农户农业科技服务需求领域拓宽 | 第35页 |
4.3.4 农户对电子商务互联网技术服务需求具有临安特色 | 第35-36页 |
4.3.5 科学观念影响科技服务的需求内容 | 第36-37页 |
5 影响农民科技服务需求的因素分析 | 第37-42页 |
5.1 变量的选择 | 第37-38页 |
5.1.1 自变量的选择 | 第37-38页 |
5.1.2 因变量的选择 | 第38页 |
5.2 实证分析 | 第38-42页 |
5.2.1 相关性检验 | 第38-39页 |
5.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39-40页 |
5.2.3 回归模型建立 | 第40页 |
5.2.4 模型分析 | 第40-42页 |
6 问题反映和思路对策 | 第42-49页 |
6.1 问题反映 | 第42-45页 |
6.1.1 农民自身的问题 | 第42页 |
6.1.2 公益性政府层面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反映的问题 | 第42-43页 |
6.1.3 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6.1.4 科技服务供需差异 | 第44页 |
6.1.5 农业信息化尚不成熟的问题 | 第44-45页 |
6.2 对策思路 | 第45-49页 |
6.2.1 鼓励农民主动学习新知识 | 第45页 |
6.2.2 完善政府层面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 第45-46页 |
6.2.3 完善社会会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第46-47页 |
6.2.4 因地制宜,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提供科技服务 | 第47页 |
6.2.5 加完推进信息化、现代化服务方式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