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论第7-12页
 (一) 选题的缘由第7-10页
  1. 论题的提出第7页
  2. 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体系的意义第7-8页
  3.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第8-10页
 (二) 对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研究的创新第10页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成果第10-12页
  1. 研究思路第10页
  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3. 研究成果第11-12页
一、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的内涵及存在问题第12-18页
 (一) 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的内涵与特点第12-15页
  1. 教师专业素质测评的内涵第12页
  2. 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的特点第12-15页
 (二) 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的问题第15-18页
  1. 专业伦理道德评定是盲区第15页
  2. 专业知能的要求存在误区第15-16页
  3. 笔试内容简单、面试主观性强第16-18页
二、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的内容指标第18-32页
 (一) 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资格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第18-19页
  1. 导向性原则第18页
  2. 客观性原则第18页
  3. 互斥性原则第18页
  4. 整体性原则第18-19页
  5. 可测性原则第19页
  6. 可操作性原则第19页
 (二) 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指标的筛选第19-22页
 (三) 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2-32页
  1. 专业信念第22-23页
  2. 专业知识第23-25页
  3. 专业能力第25-27页
  4. 专业伦理第27-29页
  5. 专业自主第29-30页
  6. 专业自觉第30-32页
三、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的实施方法第32-47页
 (一) 研读和把握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业素质测试内容与要求第32-33页
  1. 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第32页
  2. 思想品德课程理论知识第32页
  3. 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第32-33页
  4. 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第33页
 (二) 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方法与程序第33-42页
  1. 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纸笔测试第33-34页
  2. 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测试题型示例第34-41页
  3. 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面试第41-42页
 (三) 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顶岗实习第42-47页
  1. 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专业素质测评顶岗实习的必要性第42-44页
  2. 建立顶岗实习评鉴标准的理论架构第44-45页
  3. 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顶岗实习的达成路径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政治学困生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学政治教师信息素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