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信用风险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适度规模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导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6页
        1.2.3 文献评述第16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8-19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23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20页
        2.1.1 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第19页
        2.1.2 债务适度规模的界定第19-20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23页
        2.2.1 财政分权理论第20-21页
        2.2.2 权力制约理论第21-22页
        2.2.3 债务风险管理理论第22-23页
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组成与发展历程第23-28页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组成第23-24页
    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第24-28页
        3.2.1 萌芽阶段第24页
        3.2.2 起步阶段第24-26页
        3.2.3 财政部代发地方政府债券阶段第26页
        3.2.4 部分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阶段第26-28页
4 江西省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问题第28-39页
    4.1 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第28-33页
        4.1.1 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第28-32页
        4.1.2 债务资金推动经济发展第32-33页
    4.2 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第33-39页
        4.2.1 债务规模大且存在债务风险第33-34页
        4.2.2 债务偿还依赖土地出让程度较大第34-35页
        4.2.3 部分地方和行业的债务负担较重第35页
        4.2.4 融资平台的违规融资等现象较多第35-36页
        4.2.5 地方政府的债务信息透明度较低第36-39页
5 江西省地方政府债务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第39-47页
    5.1 信用风险的度量模型第39-40页
    5.2 实证模型介绍及改进第40-41页
    5.3 相关变量符号的说明第41-42页
    5.4 实证分析的主要步骤第42页
    5.5 实证分析的模拟测算第42-47页
6 政策建议第47-53页
    6.1 完善债务规模风险管控第47-49页
        6.1.1 引入社会资本,缓解财政压力第47-48页
        6.1.2 积极清理并化解地方存量债务第48页
        6.1.3 完善地方官员问责及考核机制第48-49页
    6.2 完善地方债务管理制度第49-53页
        6.2.1 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第49-50页
        6.2.2 建立政府内部信用评级制度第50-51页
        6.2.3 完善地方财政信息披露制度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新预算法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