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3页 |
1.1 透明陶瓷概述 | 第10-15页 |
1.1.1 透明陶瓷的基本概念 | 第10-11页 |
1.1.2 透明陶瓷的种类 | 第11页 |
1.1.3 透明陶瓷的透光机理 | 第11-12页 |
1.1.4 影响陶瓷透明性的因素 | 第12-14页 |
1.1.5 透明陶瓷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 YAG透明陶瓷 | 第15-25页 |
1.2.1 YAG的结构与性能 | 第15-16页 |
1.2.2 YAG粉体的合成 | 第16-21页 |
1.2.3 YAG透明陶瓷的成型 | 第21-22页 |
1.2.4 YAG透明陶瓷的烧结 | 第22-25页 |
1.3 YAG陶瓷粉体的团聚机理及防止措施 | 第25-32页 |
1.3.1 YAG纳米粉体的团聚机理 | 第26-27页 |
1.3.2 团聚的消除方法 | 第27-30页 |
1.3.3 共沉淀法制备YAG的中团聚 | 第30-32页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3-39页 |
2.1 YAG粉体的制备 | 第33-36页 |
2.1.1 实验原料和实验仪器 | 第33页 |
2.1.2 实验步骤 | 第33-35页 |
2.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5-36页 |
2.2 YAG粉体的表征手段 | 第36-39页 |
2.2.1 XRD(X-ray) | 第36页 |
2.2.2 扫描电镜(SEM) | 第36页 |
2.2.3 傅里叶红外光谱 | 第36-37页 |
2.2.4 透射电镜(TEM) | 第37页 |
2.2.5 比表面仪(BET) | 第37-38页 |
2.2.6 热膨胀(TMA)分析 | 第38页 |
2.2.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9-77页 |
3.1 硫酸铵对YAG粉体性能的影响 | 第39-46页 |
3.1.1 硫酸铵加入量不同的粉体及其前驱体分析 | 第39-42页 |
3.1.2 硫酸铵加入量不同的试样的烧结性 | 第42-46页 |
3.2 时效时间对分体性能的影响 | 第46-52页 |
3.2.1 时效时间不同的试样粉体及其前驱体分析 | 第46-50页 |
3.1.2 时效时间不同的试样的烧结性 | 第50-52页 |
3.3 滴定速度对YAG粉体性能的影响 | 第52-59页 |
3.3.1 滴定速度不同的试样的粉体及其前驱体分析 | 第52-55页 |
3.3.2 滴定速度不同的试样的烧结性 | 第55-59页 |
3.4 清洗(一)对粉体性能的影响 | 第59-65页 |
3.4.1 浓度不同的硫酸铵溶液清洗的试样粉体及其前驱体分析 | 第60-62页 |
3.4.2 浓度不同的硫酸铵溶液清洗的试样的烧结性 | 第62-65页 |
3.5 清洗(二)对粉体性能的影响 | 第65-72页 |
3.5.1 清洗工艺不同的试样的粉体及前驱体分析 | 第66-67页 |
3.5.2 清洗工艺不同的试样的烧结性 | 第67-72页 |
3.6 成分的调整 | 第72-73页 |
3.6.1 成分不同的试样前驱体的组成分析 | 第73页 |
3.6.2 煅烧粉体成分的确定 | 第73页 |
3.7 助烧剂对试样烧结性能的影响 | 第73-77页 |
3.7.1 助烧剂添加量不同的试样前驱体的组成分析 | 第74-75页 |
3.7.2 助烧剂添加量不同的试样的烧结性 | 第75-7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