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可能的创新和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1.3.1 可能的创新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2 变量界定和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2.1 变量内涵界定 | 第15-19页 |
2.1.1 团队层面双元学习内涵界定 | 第15-17页 |
2.1.2 团队创造力内涵界定 | 第17-18页 |
2.1.3 团队绩效内涵界定 | 第18-19页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2.2.1 团队层面双元学习与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2.2.2 团队层面双元学习与团队创造力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2.2.3 团队创造力与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3 研究假设与模型的提出 | 第24-28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4-27页 |
3.1.1 团队层面双元学习与绩效的关系 | 第24页 |
3.1.2 团队层面双元学习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 | 第24-26页 |
3.1.3 团队创造力与绩效的关系 | 第26页 |
3.1.4 团队创造力的中介作用 | 第26-27页 |
3.2 研究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4 研究设计 | 第28-45页 |
4.1 变量测量 | 第28-30页 |
4.1.1 团队层面双元学习的测量 | 第28-29页 |
4.1.2 团队创造力的测量 | 第29页 |
4.1.3 团队绩效的测量 | 第29-30页 |
4.1.4 控制变量 | 第30页 |
4.2 问卷的预测试 | 第30-32页 |
4.2.1 问卷调查说明 | 第30-31页 |
4.2.2 信度分析 | 第31-32页 |
4.3 数据收集 | 第32-33页 |
4.4 样本描述统计 | 第33-35页 |
4.5 团队层面的数据加总检验 | 第35-37页 |
4.6 信效度分析 | 第37-44页 |
4.6.1 效度分析 | 第37-42页 |
4.6.2 信度分析 | 第42-44页 |
4.7 同源偏差检验 | 第44-45页 |
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45-53页 |
5.1 描述性统计 | 第45-46页 |
5.2 假设检验 | 第46-50页 |
5.2.1 团队层面双元学习与团队绩效之间的分析 | 第46-47页 |
5.2.2 团队层面双元学习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 第47-48页 |
5.2.3 团队创造力与团队绩效间的关系分析 | 第48-49页 |
5.2.4 团队创造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49-50页 |
5.3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与分析 | 第50-53页 |
6 结论与启示 | 第53-57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6.2 管理启示 | 第54-55页 |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后记 | 第70-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