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关于PE投后释放协同效应的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PE 投资协同效应研究的背景介绍与研究意义第8-12页
        1.1.1 背景:私募股权行业规模与现状第8-11页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关于协同效应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1.2.1 海外文献综述第12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3页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第13-15页
第二章 PE 基金面临投资模式的转型第15-22页
    2.1 PE 投资回报模式介绍第15-19页
        2.1.1 私募股权基金的主流估值模型第15-17页
        2.1.2 私募股权的主流投资模式第17页
        2.1.3 上市和并购退出对 PE 投资回报影响的分析第17-19页
        2.1.4 财务投资者单纯依靠 IPO 退出的盈利模式面临终结第19页
    2.2 PE 的出路在于转型为综合投资者并释放协同效应第19-21页
        2.2.1 PE 作为财务投资者无法长久赚取超额利润的原因第19-20页
        2.2.2 综合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的不同之处第20-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私募股权基金投后的协同效应分析第22-29页
    3.1 协同效应的理论知识第22-24页
        3.1.1 协同效应的概念第22页
        3.1.2 协同效应的分类第22-24页
    3.2 PE 和企业各自的优缺点第24-25页
    3.3 PE 团队帮助企业释放协同效应的具体措施第25-28页
        3.3.1 强化公司的既有战略目标,帮助公司更快地发展第25-26页
        3.3.2 规范企业的组织架构第26页
        3.3.3 整合外部资源,帮助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第26-27页
        3.3.4 帮助被投公司进行合规辅导第27页
        3.3.5 进行内部财务控制第27页
        3.3.6 加强人事管理第27-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私募基金发掘协同效应的案例分析研究第29-42页
    4.1 IDG 对于康辉医疗成长所作出的贡献第29-31页
    4.2 阿波罗基金投资迈图高新材料的失败经验第31-35页
    4.3 两家顶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结果分析第35-39页
    4.4 私募基金在发掘协同效应时必须注意的要点第39-40页
        4.4.1 综合投资者的角色定位不明确第39页
        4.4.2 忽略管理团队的作用第39-40页
        4.4.3 财务风格过于激进第40页
        4.4.4 忽视企业本身的特质第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五章 启示和建议结论第42-45页
    5.1 核心启示是以企业为中心第42页
    5.2 以综合投资者的身份审视投资过程第42-43页
    5.3 投资后重视发挥协同效应第43-44页
    5.4 结束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48页
致谢第48-50页
附件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空租赁资产的资产证券化研究
下一篇:分级基金申万收益估值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