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空调声音的听觉属性研究与交互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声音品质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听觉与声音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家用空调市场国内外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家用空调的声源分析与试验样本制作 | 第18-26页 |
2.1 家用空调的主要声源 | 第18-20页 |
2.2 家用空调声音采集 | 第20-23页 |
2.2.1 声音采集仪器 | 第20-21页 |
2.2.2 声音采集方法和过程 | 第21-23页 |
2.3 家用空调声音评价试验样本制作 | 第23-25页 |
2.3.1 声音试验样本制作标准 | 第23-24页 |
2.3.2 声音试验样本制作软件 | 第24-25页 |
2.3.3 声音试验样本制作过程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家用空调声音感受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9页 |
3.1 家用空调视觉与听觉的相互影响分析 | 第26-30页 |
3.1.1 家用空调的视听觉关系 | 第26-28页 |
3.1.2 家用空调的视听觉关系试验设计 | 第28-29页 |
3.1.3 视觉与听觉关系试验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3.2 家用空调声音与温度影响关系 | 第30-34页 |
3.2.1 家用空调的声音与温度关系 | 第30-31页 |
3.2.2 家用空调的声音与温度关系试验设计 | 第31-33页 |
3.2.3 声音与温度关系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3.3 家用空调声音烦恼度弱化的方法 | 第34-38页 |
3.3.1 掩蔽效应方法 | 第34-36页 |
3.3.2 双耳效应方法 | 第36-37页 |
3.3.3 认知与声音相关性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家用空调声音品质感受性评价方法研究 | 第39-48页 |
4.1 空调声音心理声学属性参数 | 第39-40页 |
4.1.1 响度 | 第39-40页 |
4.1.2 尖锐度 | 第40页 |
4.1.3 粗糙度 | 第40页 |
4.2 家用空调的声品质客观评价 | 第40-44页 |
4.2.1 Artemis 软件介绍 | 第40-41页 |
4.2.2 心理声学评价参数获取 | 第41-44页 |
4.3 家用空调的声品质主观评价 | 第44-47页 |
4.3.1 家用空调的声品质主观评价方法 | 第44页 |
4.3.2 家用空调的声品质主观评价试验设计 | 第44-46页 |
4.3.3 家用空调的声品质主观评价试验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家用空调声音交互设计 | 第48-55页 |
5.1 家用空调声音交互设计方法分析 | 第48-50页 |
5.1.1 听觉定位 | 第48-49页 |
5.1.2 声音的空间化 | 第49页 |
5.1.3 声音的交互体验 | 第49-50页 |
5.2 家用空调声音交互设计 | 第50-53页 |
5.2.1 构建三维声音 | 第50-51页 |
5.2.2 三维声音与场景的交互设计 | 第51-53页 |
5.3 家用空调声音交互设计的应用 | 第53-54页 |
5.3.1 交互声音系统反馈测验 | 第53页 |
5.3.2 建立虚拟视听系统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