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棉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棉花枯萎菌疑似澳大利亚菌株的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7页
    1.1 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及危害第10-11页
    1.2 棉花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第11-12页
    1.3 棉花枯萎病菌的致病机制第12页
    1.4 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第12-16页
        1.4.1 生理小种的种类及分布第12-13页
        1.4.2 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检测方法第13-16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6页
    2.1 试验材料第17页
        2.1.1 供试菌株第17页
        2.1.2 供试品种第17页
    2.2 试剂及主要仪器设备第17-18页
        2.2.1 培养基第17-18页
        2.2.2 主要试验药品第18页
        2.2.3 主要试验仪器第18页
    2.3 试验方法第18-26页
        2.3.1 棉花枯萎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形态学鉴定第18页
        2.3.2 棉花枯萎病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18页
        2.3.3 棉花枯萎病菌分子鉴定第18-19页
        2.3.4 棉花枯萎病菌基因序列分析第19-20页
        2.3.5 棉花枯萎病菌 AFLP 分析第20-22页
        2.3.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及数据分析第22-23页
        2.3.7 棉花枯萎病菌的 AFLP 分析第23页
        2.3.8 棉花枯萎病菌的营养亲和性测定第23-24页
        2.3.9 棉花枯萎病菌不同菌株耐温性比较第24页
        2.3.10 棉花枯萎病菌不同 pH 值比较第24页
        2.3.11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测定第24-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34页
    3.1 棉花枯萎病菌的形态学鉴定第26页
    3.2 棉花枯萎病菌分子鉴定第26页
    3.3 棉花枯萎病菌 AFLP 分析第26-28页
        3.3.1 棉花枯萎病菌 DNA第26-27页
        3.3.2 AFLP 反应第27页
        3.3.3 AFLP 引物组合的筛选第27-28页
    3.4 基于 AFLP 的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8-29页
        3.4.1 棉花枯萎病菌 AFLP 扩增结果第28-29页
        3.4.2 棉花枯萎病菌 AFLP 聚类分析第29页
    3.5 DNA 序列分析第29-30页
    3.6 棉花枯萎病菌营养亲和群测定第30-31页
        3.6.1 突变体诱发与表型鉴定第30页
        3.6.2 营养亲和性测定与营养亲和群划分第30-31页
    3.7 棉花枯萎病菌耐温性测定第31页
    3.8 棉花枯萎病菌不同 pH 值比较第31-32页
    3.9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测定第32-34页
4 讨论第34-38页
    4.1 棉花枯萎病菌疑似新菌株的发现第34页
    4.2 棉花枯萎病菌疑似新菌株 AFLP 分析第34-35页
    4.3 棉花枯萎病菌疑似菌株 VCG 测定第35-36页
    4.4 棉花枯萎病菌疑似菌株 DNA 序列分析第36页
    4.5 棉花枯萎病菌疑似菌株致病性比较第36-37页
    4.6 棉花枯萎病菌耐温性、耐酸碱性比较第37-38页
5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6页
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47页
作者简历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杆菌介导的层出镰刀菌H10菌株遗传转化及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
下一篇:致病疫霉NPP1-like和PcF/SCR-like坏死基因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