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勘测论文

基于跨孔CT技术的岩溶发育区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地下工程围岩岩体质量评价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3 岩溶区地下工程围岩分级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第19-29页
    2.1 工程概况第19页
    2.2 自然地理与环境第19-21页
        2.2.1 地形与地貌第19-20页
        2.2.2 气象与水文第20页
        2.2.3 场地及周边环境第20-21页
    2.3 区域地质条件第21-25页
        2.3.1 区域地质构造第21-23页
        2.3.2 区域地震历史第23-24页
        2.3.4 主要岩层及层序第24-25页
    2.4 水文地质条件第25-28页
        2.4.1 地表水第25页
        2.4.2 地下水第25-28页
    2.5 岩溶发育概况第28-29页
第三章 跨孔CT岩溶探测技术第29-42页
    3.1 弹性波勘探的理论基础第29-33页
        3.1.1 弹性形变与弹性介质第29-30页
        3.1.2 地震弹性波第30-31页
        3.1.3 弹性波的传播第31-33页
    3.2 跨孔CT的技术原理第33-37页
        3.2.1 数据采集第33-34页
        3.2.2 射线追踪方式第34-35页
        3.2.3 反演与成像第35-37页
    3.3 勘测数据解译第37-42页
        3.3.1 实测波形图的处理第37-39页
        3.3.2 解译结果与成图第39-42页
第四章 岩溶区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及应用第42-65页
    4.1 分级指标的确定第42-51页
        4.1.1 传统指标第42-45页
        4.1.2 岩溶区分级指标的确定第45-46页
        4.1.3 合理性验证第46-51页
    4.2 分级系统的建立第51-53页
        4.2.1 基本思路第51页
        4.2.2 分级模型第51-53页
    4.3 分级指标的主要修正问题第53-56页
        4.3.1 关键误差分析第53-56页
        4.3.2 修正方法第56页
    4.4 实际工程应用第56-65页
        4.4.1 研究区内跨孔CT探测第56-59页
        4.4.2 研究区岩体质量分级第59-6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5.1 主要结论第65页
    5.2 后续工作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井下带状环境中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核环境的数字图像并行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