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1.1 微生物肥料 | 第9-16页 |
1.1.1 微生物肥料的概念和特点 | 第9页 |
1.1.2 微生物肥料的分类及功效 | 第9-11页 |
1.1.3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4 目前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1.5 中国微生物肥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1.1.6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对策 | 第14-15页 |
1.1.7 微生物肥料前景展望与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2 内生固氮菌 | 第16-21页 |
1.2.1 内生固氮菌的定殖和固氮机理 | 第18页 |
1.2.2 生物固氮资源的发掘 | 第18-19页 |
1.2.3 植物内生固氮菌在绿色农业生产建设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2.4 需要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 第20-21页 |
1.2.5 植物内生固氮菌研究的展望 | 第2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1页 |
2.1 内生固氮菌的分离 | 第23-24页 |
2.1.1 培养基 | 第23页 |
2.1.2 内生固氮菌的分离 | 第23-24页 |
2.2 固氮菌株的鉴定 | 第24-26页 |
2.2.1 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 | 第24-25页 |
2.2.2 固氮菌株DNA水平鉴定 | 第25-26页 |
2.3 固氮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第26-27页 |
2.3.1 分泌植物生长素测定 | 第26-27页 |
2.3.2 碳源利用测定 | 第27页 |
2.3.3 溶磷能力定性试验 | 第27页 |
2.3.4 溶钾能力定性试验 | 第27页 |
2.4 固氮菌培养条件优化 | 第27-29页 |
2.4.1 生长曲线测定 | 第28页 |
2.4.2 初始pH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28页 |
2.4.3 培养温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28页 |
2.4.4 转速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5 三种配方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29页 |
2.5 促生试验 | 第29-31页 |
2.5.1 水稻盆栽试验 | 第29页 |
2.5.2 玉米盆栽试验 | 第29-31页 |
3 结果 | 第31-46页 |
3.1 内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结果 | 第31页 |
3.2 内生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测定结果 | 第31-33页 |
3.3 固氮菌的分类鉴定结果 | 第33-36页 |
3.4 内生固氮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 第36-39页 |
3.4.1 生长素测定结果 | 第36-37页 |
3.4.2 碳源利用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3.4.3 溶磷解钾试验 | 第38-39页 |
3.5 固氮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9-43页 |
3.5.1 菌株生长曲线 | 第39-40页 |
3.5.2 转速对发酵液菌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3.5.3 温度对发酵液菌量的影响 | 第41页 |
3.5.4 起始pH对发酵液菌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5 三种配方对发酵液菌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6 最终优化结果 | 第43页 |
3.6 促生试验结果 | 第43-46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46-50页 |
4.1 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 | 第46-47页 |
4.2 固氮菌生理生化特性 | 第47-48页 |
4.2.1 固氮菌的解磷特性 | 第47页 |
4.2.2 固氮菌产生长素特性 | 第47页 |
4.2.3 固氮菌碳源利用特性 | 第47-48页 |
4.3 固氮菌培养条件优化 | 第48页 |
4.4 固氮菌发酵产物对水稻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