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MC护理模式下LDR分娩方式的产科护理单元设计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5-3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 | 第18-22页 |
1.3.1 产科护理单元 | 第18-19页 |
1.3.2 FCMC | 第19-21页 |
1.3.3 LDR和LDRP | 第21-2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 国内外现状研究 | 第23-27页 |
1.5.1 国外现状 | 第23-24页 |
1.5.2 国内现状 | 第24-26页 |
1.5.3 相关领域 | 第26-27页 |
1.6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27-32页 |
1.6.1 文献探索和资料收集 | 第27页 |
1.6.2 实地调查 | 第27-29页 |
1.6.3 资料整理分析 | 第29页 |
1.6.4 对比分析 | 第29页 |
1.6.5 工程案例实证 | 第29-31页 |
1.6.6 本文框架 | 第31-32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2 分娩方式相关基础研究 | 第33-45页 |
2.1 传统分娩方式 | 第33-36页 |
2.1.1 分娩方式分析 | 第33-34页 |
2.1.2 分娩区分析 | 第34-36页 |
2.2 LDR分娩方式 | 第36-40页 |
2.2.1 分娩方式分析 | 第36-37页 |
2.2.2 LDR一体化产房介绍 | 第37-40页 |
2.3 LDRP分娩方式 | 第40-42页 |
2.3.1 分娩方式分析 | 第40-41页 |
2.3.2 LDRP产房介绍 | 第41-42页 |
2.4 三种分娩方式的对比 | 第42-43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43-45页 |
3 LDR一体化产房设计优化 | 第45-71页 |
3.1 LDR一体化产房研究 | 第45-58页 |
3.1.1 功能和尺寸 | 第45-53页 |
3.1.2 感染流线控制 | 第53-56页 |
3.1.3 人性化设计 | 第56-58页 |
3.2 典型LDR产房分析 | 第58-64页 |
3.2.1 单间 | 第58-62页 |
3.2.2 套间 | 第62-64页 |
3.3 LDR一体化产房优化 | 第64-69页 |
3.3.1 洁净通过的增设 | 第64-65页 |
3.3.2 医护准备间和婴儿处理间的增设 | 第65页 |
3.3.3 多种分娩方式设备的增设 | 第65-66页 |
3.3.4 空间人性化的改进 | 第66-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4 LDR分娩方式下产科护理单元优化 | 第71-119页 |
4.1 产科护理单元分析 | 第71-87页 |
4.1.1 护理单元现状问题 | 第71-77页 |
4.1.2 护理单元的规模确立 | 第77-82页 |
4.1.3 病产房同层护理单元类型的确立 | 第82-86页 |
4.1.4 本节小结 | 第86-87页 |
4.2 不同产科护理单元平面类型分析 | 第87-95页 |
4.2.1 单内廊式 | 第87-89页 |
4.2.2 双内廊式 | 第89-95页 |
4.2.3 本节小结 | 第95页 |
4.3 两种护理单元平面类型的优化 | 第95-117页 |
4.3.1 两种类型护理单元平面的原型 | 第95-99页 |
4.3.2 护理组团——产房、普通病房 | 第99-103页 |
4.3.3 护理组团——医护空间 | 第103-106页 |
4.3.4 护理单元的公共空间 | 第106-108页 |
4.3.5 两种类型护理单元平面的优化 | 第108-11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5 汉中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设计优化 | 第119-129页 |
5.1 实际实施方案介绍 | 第119-123页 |
5.1.1 项目概况 | 第119-121页 |
5.1.2 产科护理单元概况 | 第121-123页 |
5.2 产科护理单元优化方案 | 第123-129页 |
5.2.1 项目的优化策略 | 第123-124页 |
5.2.2 项目的优化结果 | 第124-126页 |
5.2.3 结果前后对比 | 第126-129页 |
6 结论 | 第129-13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29-130页 |
6.2 不足与探索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5页 |
附录 | 第135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5页 |
B. 调查问卷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