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2-36页 |
| ·抗菌及抗菌剂 | 第12-15页 |
| ·抗菌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 ·抗菌剂及其作用机理 | 第13-15页 |
| ·固载型抗菌剂 | 第15-21页 |
| ·抗菌聚合物 | 第15-17页 |
| ·固载型抗菌剂的制备及分类 | 第17-21页 |
| ·固载型抗菌剂的应用 | 第21页 |
| ·聚合物磁性复合微球 | 第21-34页 |
| ·聚合物磁性复合微球的结构特点 | 第21-24页 |
| ·聚合物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24-33页 |
| ·聚合物磁性复合微球的生物学应用 | 第33-3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 2 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6-42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36-37页 |
|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 ·仪器设备 | 第36-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 ·共沉淀法合成Fe_3O_4纳米颗粒 | 第37页 |
| ·Fe_3O_4纳米颗粒的转相及磁流体性质 | 第37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7页 |
| ·透射电镜分析(TEM) | 第37页 |
| ·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DLS) | 第37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7页 |
| ·热失重分析(TGA) | 第37-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 ·Fe_3O_4纳米颗粒物相分析 | 第38页 |
| ·Fe_3O_4纳米颗粒形貌表征 | 第38-40页 |
| ·Fe_3O_4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 | 第40页 |
| ·Fe_3O_4纳米颗粒的萃取及磁流体性质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3 Fe_3O_4纳米颗粒表面双键功能化 | 第42-48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42-43页 |
|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 ·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 ·配基交换法双键功能化Fe_3O_4纳米颗粒 | 第43页 |
| ·Fe_3O_4纳米颗粒双键功能化前后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研究 | 第43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43页 |
| ·热失重分析(TGA) | 第43页 |
| ·透射电镜分析(TEM) | 第43-44页 |
| ·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DLS) | 第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7页 |
| ·双键功能化Fe_3O_4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及接枝密度 | 第44-46页 |
| ·双键功能化Fe_3O_4纳米颗粒的形貌表征 | 第46-47页 |
| ·双键功能化前后Fe_3O_4纳米颗粒在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 | 第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聚季铵盐-Fe_3O_4磁性复合微球的合成 | 第48-56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48-49页 |
| ·主要试剂 | 第48页 |
| ·仪器设备 | 第48-49页 |
|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 ·季铵盐化DMAEMA单体的合成 | 第49页 |
| ·溶液中自由基共聚合成聚季铵盐-Fe_3O_4 | 第49页 |
| ·聚季铵盐-Fe_3O_4磁性复合微球的磁响应性 | 第49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49页 |
| ·热失重分析(TGA) | 第49-50页 |
| ·透射电镜分析(TEM) | 第50页 |
| ·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DLS) | 第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 ·季铵盐化DMAEMA单体结构的分析 | 第50-52页 |
| ·聚季铵盐-Fe_3O_4磁性复合微球的表面性质及接枝密度 | 第52-54页 |
| ·聚季铵盐-Fe_3O_4磁性复合微球的形貌表征 | 第54页 |
| ·聚季铵盐-Fe_3O_4磁性复合微球的磁响应性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5 聚季铵盐-Fe_3O_4磁性复合微球抗菌活性的研究 | 第56-67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56页 |
| ·试剂及菌种 | 第56页 |
| ·仪器设备 | 第56页 |
| ·实验方法 | 第56-59页 |
| ·相关培养基的配制 | 第56页 |
| ·菌液浓度的确定 | 第56-58页 |
| ·摇瓶法测定聚季铵盐-Fe_3O_4磁性复合微球抗菌活性 | 第58-59页 |
| ·MBC值的测定 | 第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 ·不同测试菌种对聚季铵盐-Fe_3O_4磁性复合微球的敏感性 | 第59-60页 |
| ·聚季铵盐-Fe_3O_4磁性复合微球浓度对抗菌活性的影响 | 第60-63页 |
| ·接枝密度及取代基种类对磁性复合微球抗菌活性的影响 | 第63页 |
| ·接触时间对磁性复合微球抗菌活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 ·聚季铵盐-Fe_3O_4磁性复合微球的抗菌重复利用性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 附录A MPS接枝密度计算公式的推导 | 第74-75页 |
| 附录B DMAEMA季铵盐~1HNMR及质谱图 | 第75-77页 |
| 附录C LB及YPD培养基配方 | 第77-78页 |
| 附录D S aureus及C.albicans菌体浓度-OD_(600)标准曲线 | 第78-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