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的政策路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15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第15页
    1.3 论文的方法及内容第15-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页
        1.3.2 主要内容第15-16页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创新模式的演化第17-22页
    2.1 技术创新理论第17-19页
        2.1.1 技术创新的线性模式第17页
        2.1.2 技术创新的演化模式第17-18页
        2.1.3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第18页
        2.1.4 集群式技术创新理论第18-19页
    2.2 产业配套理论第19-20页
    2.3 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第20-22页
        2.3.1 现状偏好理论第20-21页
        2.3.2 确定效应第21-22页
第3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核心技术现状第22-26页
    3.1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第22-23页
    3.2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特点第23-24页
        3.2.1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复杂化第23页
        3.2.2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大型化第23页
        3.2.3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网络化第23-24页
    3.3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必要性第24-26页
        3.3.1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空间巨大第24页
        3.3.2 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缺失第24-26页
第4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政策的政府导向与绩效第26-36页
    4.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第26-29页
        4.1.1 基于供给角度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第26-27页
        4.1.2 基于需求角度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第27-28页
        4.1.3 基于配套环境角度的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第28-29页
    4.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发的路径选择第29-34页
        4.2.1 技术创新理论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发的路径选择第29-30页
        4.2.2 产业配套理论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发的路径选择第30-31页
        4.2.3 行为经济学理论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发的路径选择第31-34页
    4.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绩效评价第34-36页
第5章 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的产业政策第36-40页
    5.1 打破地区保护建立全国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网络第36-37页
    5.2 结合地区产业优势建立促进产业配套相关制度第37页
    5.3 建立事后梯度激励体系第37-38页
    5.4 结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附录1 调查问卷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典美学的距离观
下一篇:野性之美与人性之思的交融--朴赞郁创作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