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北方话(官话方言)论文--西南方言论文

开远方言语气词“啊”“哦”“呢”“咩”“嗨”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0 绪论第12-21页
    0.1 开远方言及其研究概况第12-14页
        0.1.1 开远方言概况第12-13页
        0.1.2 开远方言研究概况第13-14页
    0.2 汉语语气词研究概况第14-19页
        0.2.1 名称的讨论第14-15页
        0.2.2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概况第15-16页
        0.2.3 方言语气词研究概况第16-17页
        0.2.4 语气词的研究方法第17-19页
    0.3 本文的研究第19-21页
        0.3.1 研究目的第19页
        0.3.2 研究意义第19页
        0.3.3 研究方法第19页
        0.3.4 语料来源第19页
        0.3.5 体例说明第19-21页
1 开远方言中的语气词“啊”第21-33页
    1.0 开远方言中的“啊”第21页
    1.1 “啊1”的语气意义第21-24页
        1.1.1 表变化第21-23页
        1.1.2 表肯定第23-24页
    1.2 “啊_2”的语气意义第24-28页
        1.2.1 表强调第24-25页
        1.2.2 表不满第25-26页
        1.2.3 表提醒第26-27页
        1.2.4 表惊讶第27-28页
        1.2.5 小结第28页
    1.3 “啊_1”和“啊_2”的比较第28-30页
        1.3.1 分布特征的比较第28-29页
        1.3.2 语气意义的比较第29-30页
    1.4 “啊_1”和“啊_2”的基本语气意义第30-33页
        1.4.1 “啊_1”的基本语气意义第30页
        1.4.2 “啊_2”的基本语气意义第30-33页
2 开远方言中的语气词“哦”第33-44页
    2.0 开远方言中的两个“哦”第33页
    2.1 “哦_1”的语气意义第33-36页
        2.1.1 表疑问第33-34页
        2.1.2 表强调第34-35页
        2.1.3 表提醒第35页
        2.1.4 表无奈第35页
        2.1.5 表不满第35-36页
    2.2 “哦_2”的语气意义第36-38页
        2.2.1 表惊讶第36页
        2.2.2 表强调第36-37页
        2.2.3 表提醒第37-38页
    2.3 “哦_1”和“哦_2”的比较第38-40页
        2.3.1 感叹句末尾的“哦_1”和“哦_2”第38页
        2.3.2 祈使句末尾的“哦_1”和“哦_2”第38-39页
        2.3.3 陈述句末尾的“哦_1”和“哦_2”第39-40页
        2.3.4 疑问句末尾的“哦_1”和“哦_2”第40页
    2.4 “哦_1”和“哦_2”的基本语气意义第40-44页
        2.4.1 “哦_1”的基本语气意义第40-42页
        2.4.2 “哦_2”的基本语气意义第42页
        2.4.3 小结第42-44页
3 开远方言中的语气词“呢”和“咩”第44-57页
    3.0 开远方言中的“呢”、“咩”第44页
    3.1 “呢”的语气意义第44-47页
        3.1.1 “呢_1”的语气意义第44-45页
        3.1.2 “呢_2”的语气意义第45-47页
    3.2 “咩”的语气意义第47-52页
        3.2.1 表疑问第48页
        3.2.2 表不肯定第48-49页
        3.2.3 表惊讶第49页
        3.2.4 表提醒第49-50页
        3.2.5 表强调第50-51页
        3.2.6 小结第51-52页
    3.3 “呢”和“咩”的基本语气意义第52-57页
        3.3.1 “呢”的基本语气意义第52-53页
        3.3.2 “咩”的基本语气意义第53-55页
        3.3.3 “呢”、“咩”基本语气意义的比较第55-57页
4 开远方言中的语气词“嗨”第57-68页
    4.1 表肯定第57-58页
        4.1.1 名词性成分+“嗨”第57页
        4.1.2 NP/VP就NP/VP+“嗨”第57-58页
    4.2 表不肯定第58-59页
        4.2.1 VP+“嗨”第58页
        4.2.2 要VP+VP+“嗨”第58-59页
        4.2.3 给是+“嗨”第59页
    4.3 表提醒第59-61页
        4.3.1 “给VP”结构问句+“嗨”第59-60页
        4.3.2 特指问句+“嗨”第60-61页
    4.4 表强调第61-63页
        4.4.1 表判断、描述的陈述句+“嗨”第61页
        4.4.2 □[tA~(212)]VP+“嗨”第61页
        4.4.3 疑问结构祈使句+“嗨”第61-62页
        4.4.4 “给是”结构问句+“嗨”第62页
        4.4.5 “给会”结构问句+“嗨”第62页
        4.4.6 部分特指问句(反问句)+“嗨”第62-63页
    4.5 表不满第63-64页
        4.5.1 NP/VP就NP/VP+“嗨”第63页
        4.5.2 要VP+VP+“嗨”第63页
        4.5.3 □[tA~(212)]VP+“嗨”第63-64页
        4.5.4 禁止/劝阻义祈使句+“嗨”第64页
    4.6 “嗨”的基本语气意义第64-68页
        4.6.1 归类第64-65页
        4.6.2 分析第65-66页
        4.6.3 小结第66-68页
5 “啊”“哦”“呢”“咩”“嗨”的比较第68-82页
    5.1 陈述句末尾的“啊”、“哦”、“呢”、“咩”、“嗨”第68-71页
        5.1.1 “啊_1”、“呢_2”、“嗨”肯定义的比较第69-70页
        5.1.2 “啊_2”、“哦_2”、“呢_2”、“嗨”强调义的比较第70页
        5.1.3 “啊_2”和“嗨”不满义的比较第70-71页
        5.1.4 “咩”与“哦1”、“嗨”第71页
    5.2 疑问句末尾的“啊”、“哦”、“呢”、“咩”、“嗨”第71-75页
        5.2.1 “啊_2”、“哦_1”、“哦_2”、“呢_2”、“咩”、“嗨”提醒义的比较第72-75页
        5.2.2 “咩”和“嗨”强调义的比较第75页
        5.2.3 小结第75页
    5.3 感叹句末尾的“啊”、“哦”、“呢”、“咩”第75-78页
        5.3.1 “啊_2”、“哦_1”、“呢_2”强调义的比较第76-77页
        5.3.2 “哦_2”和“咩”惊讶义的比较第77页
        5.3.3 小结第77-78页
    5.4 祈使句末尾的“啊”、“哦”、“呢”、“嗨”第78-80页
        5.4.1 “啊_2”、“哦_1”、“哦_2”、“呢_2”、“嗨”强调义的比较第78-80页
        5.4.2 小结第80页
    5.5 句中的“啊”、“哦”、“呢”、“咩”、“嗨”第80-82页
结语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甘宁革命老区产业化扶贫研究--基于价值链干预视角
下一篇:甘肃省苹果产业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