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实践研究--以呼市第四中学小学一年级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引言 | 第8-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1.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2. 相关研究概述 | 第12-15页 |
二、小学生入学不适应的调查与分析 | 第15-24页 |
(一) 小学生入学不适应的调查与分析 | 第15-21页 |
1. 从教师角度进行调查分析 | 第15-17页 |
2. 从家长角度进行调查分析 | 第17-21页 |
(二) 一年级新生入学不适应的成因分析 | 第21-24页 |
1. 生理和心理水平局限 | 第21页 |
2. 生活自理能力准备不足 | 第21-22页 |
3. 已有的学习技能参差不齐 | 第22页 |
4. 新环境下,产生人际关系障碍 | 第22-24页 |
三、小学生入学适应的教育及指导对策 | 第24-42页 |
(一) 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规划 | 第24-25页 |
1. 加强各方面的配合协作 | 第24页 |
2. 建立入学适应性教育课程体系 | 第24页 |
3. 以儿童的终身发展为落脚点 | 第24-25页 |
(二) 教室环境布置降低学生入学适应坡度 | 第25-26页 |
(三) 召开新生家长会 | 第26-30页 |
1. 做好心理准备 | 第27页 |
2. 做好物质准备 | 第27-28页 |
3. 做好环境方面的准备 | 第28-29页 |
4. 做好作息时间安排 | 第29页 |
5. 自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 第29页 |
6. 做适当的体能运动训练 | 第29-30页 |
(四) 进行教师相关校本培训 | 第30-33页 |
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 第30-31页 |
2. 入学适应性教育生活化,形式多样 | 第31页 |
3. 抓住教育最佳契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 第31-32页 |
4.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 第32-33页 |
(五) 编制小学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校本课程 | 第33-42页 |
1. 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 第33-34页 |
2. 建立家校交流平台 | 第34页 |
3. 制定个别性教育方案 | 第34-35页 |
4. 编制《一年级新生入学指导手册》 | 第35-39页 |
5. 开办家长学校 | 第39-42页 |
四、小学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实施效果研究 | 第42-47页 |
(一) 对教师、家长、学生进行第二次调查 | 第42-45页 |
1. 对教师进行第二次问卷,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2. 对家长进行第二次问卷,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3. 对学生进行第二次测查,结果分析 | 第45页 |
(二) 两次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五、总结与反思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一 《教师对一年级新生的适应状况评价问卷》 | 第51-53页 |
附录二 《孩子入学前后的变化调查问卷(家长卷)》 | 第53-56页 |
附录三 《成长指导表》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