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第3章 绩溪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动态管理的措施与成效 | 第20-31页 |
3.1 绩溪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动态管理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3.2 绩溪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动态管理的具体措施 | 第22-25页 |
3.3 绩溪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动态管理的主要成效 | 第25-31页 |
第4章 绩溪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动态管理的问题 | 第31-41页 |
4.1 农村低保对象的收入难以精准核算 | 第31-32页 |
4.2 农村低保对象认定不公平 | 第32-34页 |
4.3 监管机制不完善 | 第34-36页 |
4.4 退出机制不完善 | 第36-38页 |
4.5 组织机构和人员安排尚待加强 | 第38-41页 |
第5章 绩溪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动态管理的完善 | 第41-48页 |
5.1 探索科学的农村居民收入核算办法 | 第41-42页 |
5.2 加强农村低保制度的公开、宣传 | 第42页 |
5.3 构建适应农村低保动管理的监督体系 | 第42-44页 |
5.4 建立科学、公平、有效的农村低保退出机制 | 第44-45页 |
5.5 设置完备的农村低保工作机构和人员 | 第45-46页 |
5.6 "互联网+"助力动态管理 | 第46-4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研究的结论 | 第48-49页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